原标题:79岁“抠门儿”婆婆一件衣服穿40年 一说扶贫马上捐出4万元养老费
在成华区槐树店街,住着一位叫李国宾的老人。一提起她,很多街坊都赞道:“哦,李婆婆啊,人多好嘞!”这位79岁的老太太也是四川省“十大扶贫好人”。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李婆婆家的时候,她正坐在50平方米的租住房内读报。
抠门儿:花800元租房住 一件衣服补补缝缝穿40年
李婆婆1936年生于成都,后赴山西侯马市工作并结婚,从公务员岗位退休后随老伴回成都安度晚年。2011年,老伴去世,三个女儿至今仍在山西工作,于是李婆婆便成了独身一人。
李婆婆退休后每月工资有2900元,但她生来节俭,一直坚持每个月花800元租房住,再加上本身有心脏病,每个月还要花600元药费,剩下的钱她都节省着用。李婆婆身上穿的藏青色棉衣,反复缝缝补补已穿了40年。为了节约电费,李婆婆家里没有开取暖炉,也没有用充电暖手宝,当天的采访也都是全程站着完成的,李婆婆说“站着比坐着热和。”
大方: 4万养老费送去扶贫
特殊党费一次交3万
2014年1月,李婆婆因为心率衰竭被下病危通知书。经过抢救出院后,李婆婆就想“再犯病怎么办?要赶紧趁着扭得动做点‘正事’。”当年10月16日,李婆婆从电视新闻上看到一则消息:“明天即将迎来全国首个扶贫日”。“平时我也不知道去哪儿捐款,这个扶贫日就是好机会呀!”第二天清早,李婆婆就出门了,并成为了第一个在首届四川省扶贫日上捐款的人。李婆婆“大方”可不是头一次了,她早在2014年6月3日就主动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3万元。2015年10月12日,在四川日报、四川省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四川“十大扶贫好人”评选活动中,爱心婆婆李国宾入选榜单。“我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李婆婆说。
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成欣芸 摄影 李杨
(来源:成都晚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