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院线速度,10元看正版大片;外面动辄几千元的健身年卡,这里低至365元;花钱也难请到的名师,在社区开班讲演。琴房、舞蹈房、录音室设施齐全,还有油画欣赏、戏曲教唱、摄影学习……在上海黄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各项活动井井有条、生动活泼。
街道究竟长了几双手脚?奥秘就在“托管模式”——政府主导、社会运作、市民参与。黄浦区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提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了公共文化供给的服务效能,政府也从中实现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社区居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12月19日上午,黄浦区五里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周末全家一起来”活动如约开始。孩子们在社区影院看电影,这里的社区影院与百视通合作,每周推出经典影片、新片速递、少儿电影专场,商业院线下线三周的电影在社区影院就可以欣赏到。下午,中心的品牌项目“五里秀场”举行为自闭症孩童创造机会的主题义演,整场义演的演员都是五里桥社区的孩子和家长。
今年9月,五里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成新建并投入使用。通过公开招标,街道先后引进了左邻右舍文化传媒公司、星之健身俱乐部等一批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社会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的融入,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社区文化服务也更加专业化、品牌化,更接地气。比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时段推出的“约见名师”“白领午间一小时”“公益早教”“周末大家一起来”,在项目设计、专业水准和服务质量上,更好地满足了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书法家张伟生、沪剧艺术家马莉莉,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曾获金马奖的声乐专家唐群,这些“腕儿”组成的“名师团”给社区文体团队讲课,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纷纷表示“求再讲”。
“专业团队带来了新鲜活力,社区文化也从普及知识转向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徐静很开心。相距1.5公里的打浦桥文化活动中心,从2006年元旦开放起就“托管”给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团队打理。近10年来,中心“生意兴隆”,来访年均超过60万人次。“找机构‘托管’找对了,他们确实更专业。”打浦桥街道负责社区文化的街道干部说。
记者曾在打浦桥社区文化中心旁听过一次年中评估会。评议小组全由热心居民组成,每半年开评议会给华爱团队打分,合格以上街道会发奖金,不合格则不再续约。平日里,评议小组监督中心运转,相当数量的意见通过他们转达。“他们很认真,我们不敢懈怠。”打浦桥活动中心主任、华爱社区服务管理团队负责人王晓燕说。
就这样,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群众喜欢什么就给什么,到底管得好不好、办得怎么样,最终让群众说了算。政府、专业化管理机构和社区群众各司其职、彼此成就,更多的社会团体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成为连接政府和社区的纽带,上海黄浦走出了一条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在探索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黄浦区不断感受到这种运营模式的变化带来的惊喜,也尝试着将这种政府搭台、社会运作、市民参与的机制运用到区级文化品牌的建设上来。像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活动、“书香思南人文中轴”阅读推广平台、老码头爵士乐等系列文化品牌,都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打造。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了黄浦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也推动黄浦区文化事业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来源:光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