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钱宇阳)不少人认为药品的保质期就是它的使用期限,认为开封后还能使用到有效期。然而专家提醒,药物有效期不等于使用期,一般来说,开封后的药物并不适合长期使用。
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张征介绍,药品的有效期是有条件限制的,就是药品的标签及说明书中所指明的贮存条件。一旦贮存条件发生了改变,药品的有效期也会发生变化。例如规定在冰箱中保存的药品若在常温下保存了,即使在有效期内,也可能引起药品变质失效。所以,一旦药品拆开了盒子或打开了瓶盖开始使用时,就应及时使用,不再适于长期保存了。
张征介绍,滴眼液一旦开启,最好在一个月内用完。袋装的药物多是颗粒状或粉剂,更容易失效,开封后最好在一个月内用完。一旦出现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就不宜使用。当胶囊发生软化、破裂或表面发生粘连,药片出现花斑、发霉、松散或结晶,糖衣剂表面褪色或出现花斑、颜色发黑等现象时应该立即将药品扔弃,不能再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许多药物都含有多种化学元素,乱扔过期药,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张征还提醒,如果短时间用不完的药品,最好在第一次开启时标明开封日期。另外,药品怕光照、潮湿、高温,药品一旦开封后,最好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不能放在容易使药品变质的潮湿场所,如浴室、厨房、冰箱内。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