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鼠标+黄土地”到“互联网+三农”

2015年12月22日02: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从“鼠标+黄土地”到“互联网+三农”

  “互联网确实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互联网已经改变世界,正在改变世界,而且会持续地改变世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这样描述互联网。

  而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正在接受着互联网这个最新锐力量的影响和重塑,被纳入到互联网的秩序和逻辑之中。按照李成贵的话说,20多年前,他曾在中国青基会的一次会上大胆提出“鼠标+黄土地”,那时仅是一种美好的憧憬。而今天“互联网+三农”的新图景已经迅速展开,现代互联网正在以一种新的颠覆性技术改变着农业。

  李成贵认为,互联网给“三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新的活力、新的希望,它在重塑、重构着农业,并带给农业很多积极的影响。他举例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在2013年实现挂牌交易量31.7万吨,总交易额8.9亿元,2014年又翻了一番。电商的兴起,是农产品营销和流通的革命,它为解决农产品卖难,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多年以来,我国农民深受市场经济波峰浪谷的冲击,搞养殖业、种果蔬,收益好坏是靠大运,颇为被动。电商的出现有利于产销衔接,有利于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李成贵感慨地说。

  而除了电商,互联网通过信息化也在改变着农业。李成贵介绍说,北京的13个郊区县,从2010年就开始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到目前已在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机作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李成贵也对记者指出,“互联网+”的行动毕竟刚刚开始,特别是在相对薄弱的“三农”领域,“互联网+”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他指出,就拿电商来说,目前仍存在小、散、乱等问题,应逐步向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式发展,而不是一哄而上。同时在“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互联网+农业经营主体”、“互联网+农业生产”等方面都要做好做实。

  “当下,我国农业在转方式过程中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农业要转方式,真的要在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方面加大支持、加大力度。”李成贵最后说。

(来源:人民政协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