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甘肃酒泉12月19日电 题:探访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东方红”到“悟空”
作者 张素 许京木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五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为2015年收官。
中国正在使用的三座发射中心,这里组建最早,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中新社记者探访时获悉,该中心组建57年以来先后成功发射了87颗卫星、1个目标飞行器和10艘“神舟”飞船。
地处内蒙古和甘肃两省区交界的茫茫戈壁滩,该中心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多个“第一”,比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艘飞船等,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进程。
对于这里来说,2015年有着不同的意义。
这一年是“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45周年,当年的功勋塔架业已退役,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游客参观。地下13米深的指挥室保留原貌,墙壁上有“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等字样。
2015年12月17日,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此发射。这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
有评论称,从“东方红”到“悟空”,始于近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国太空探索不仅是满足工程应用和人类生存,取得直接的国防经济效益,更要深入解答有关宇宙命运的谜题。
记者入住的问天阁,是宇航员出征的地方。圆形大厅里以一道弧形透明玻璃窗相隔,里侧摆放着三把椅子,穿好宇航服的航天英雄曾在那里等待国家领导人接见。长横幅上红底白字写着“天宫一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出征仪式”。
从问天阁驱车来到载人航天发射场,“叮叮当当”的声音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大门前传来,一群工作人员正在维修布满烧灼痕迹的活动发射台。中国载人航天突出的特点是“三垂一远”,即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第一步就是利用吊车把运载火箭等产品垂直组装到活动发射台上。这个重750吨、高8米的活动发射台,已完成四次无人飞行和三次载人航天任务。如今正在为2016年的新任务做着准备。
“航天发射任务已经进入常态化高密度阶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地面设备站的工作人员石创峰说。他来自陕西富平,已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先后参加了全部“神舟”飞船和40余颗卫星的发射任务。
“明年对我们广大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要求。”石创峰说,他将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作用,同时尽可能地多培养一些优秀的岗位操作手,以实际行动为“发发成功、次次圆满”的任务目标贡献力量。(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