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革加油,为创新鼓劲。今天上午,“第二届中国地方改革创新经验发布会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地方经验报告会”在京举行。广东省东莞市、四川省都江堰市、湖北省秭归县等三地农村改革试点经验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东莞市面对近年经济、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积极探索农村发展转型升级之道,在盘活资产中提升经济水平,在治理改善中促进社会转型全面突围,为中国经济找到了发掘“内生动力”的标本。都江堰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以农村环境整治为契机,探索出一条以院落为单元、“党引民治”的基层治理创新的新路子,催生了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县通过划小村落范围,推选“二长八员”,激发群众自治的内在动力,破解了村民自治发展困局。
发布会主办方、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表示,东莞等三地的改革为我国全局性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实践参考,为治理决策提供了经验范本。
针对社会上有人感觉“基层改革似乎越来越少”的疑惑,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勇回应,地方改革正凸显新动向,就是基于中央的顶层设计,不仅强调问题导向,而且在探寻基层治理规律,三地的改革就是最好的注解,更需要各方“为改革加油,为创新鼓劲”。(记者雷宇)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