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桩桩事关民生 件件落地有声

浙江十年问计群众寻“实事”

2015年12月16日03:4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本报杭州12月15日电  (记者王慧敏)日前,浙江省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发表公开信,征集2016年省政府要办的十件民生实事。自2005年始,浙江已连续10年,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征询群众意见,并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群众做出承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10年来,历届班子持之不变。与此相对应,浙江已连续10年将新增财力的2/3用于改善民生。

  为减轻企业负担,浙江建立和实施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为企业松绑,持续推进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建设,开展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启动“零地”技改项目不再审批改革;为扶持企业壮大,鼓励“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2014年浙江涉及减负和惠企总额达1382.7亿元。

  农产品销售难,是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各级政府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在城乡社区新建6000个“E邮柜”等电子商务投递终端,打通电子商务“最后一百米”。“以前笋挖一半,看看到下午了,就得赶紧进城去卖,费时费劲,很多笋烂在山上。现在,网上开了‘特色中国之德清馆’,只需一摁键盘,就能完成交易。”德清笋农丁世安说。而在缙云,以前卖4元一斤的土面,如今在网上卖到20多元。

  听取民意,浙江把保护环境列入民生大事。通过“五水共治”,垃圾河开始变清,乡村溪流又现“鱼翔浅底”。一江清水还带来了“清水效应”,在衢州,伊利、娃哈哈、旺旺等食品企业纷纷落户,两年共引进项目48个,总投资103.8亿元;在丽水,“养生福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近几年物价增长,低收入群众生活压力加大。浙江不断密织社保网,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同时加大医疗、社保、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力度。自2010年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浙江省已4次提高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问计群众寻“实事”,件件落实得实惠,带来浙江政通人和新景象: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9年在95%以上;2014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2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省区首位。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6日 01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