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12月14日讯 (记者黄鑫)工信部今天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以实施“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小微企业”为重点,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到2018年,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还有很大空间,目前互联网应用多半是在营销环节、售后服务环节和采购环节,以后在制造环节,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互联网运用,将给现有的制造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指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深度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互联网+”引发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生产制造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行动计划》提出了七项行动,其中就有智能制造培育推广行动,旨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18年,高端智能装备国产化率明显提升,建成一批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培育2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实现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
其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广行动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8年,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1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500余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6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形成以管理标准促创新、促转型、促发展的新格局。
苗圩认为,智能制造包括3个方面,一是研发出一批智能化的产品,比如更加智能的工业机器人;二是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智能化或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用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效率和效益;三是在企业层面建立工业互联网或物联网,实现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
《行动计划》提出,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包括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发布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建设指南;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重点支持高档数控机床、车联网等;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部署,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整体网络架构方案,明确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路径。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