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方多地遭遇重污染天气,再次引发各种防霾产品热销。由于行业标准缺失和企业自律不足,一些不良商家借机炒作、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网民建议,应加强科学引导,提高公众辨识能力,联合执法并进行重点整治。
防霾产品乱象丛生
面对“十面霾伏”,网民认为,做好个人防护或许是短期内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保护措施。令人担忧的是,雾霾防护产品的行业准入门槛低、产品良莠不齐,让人们在选择时无所适从。
网民“闵行”称,北京近日持续雾霾,各种防霾产品不断现身,纵观整个PM2.5口罩市场,不乏一些根本不具备PM2.5防护功能的山寨、低劣产品,行业内可谓乱象丛生。
网民“宋广生”表示,绝大多数号称能够防PM2.5的护具都有“炒作”嫌疑。以广受热捧的“神器”空气净化器为例,商家夸大净化效果及使用寿命的情况比较严重。网民“徐坤”也认为,雾霾严重导致空气净化器热卖,然而,大多数小型空气净化器“不靠谱”,甚至很多产品不但不会带来好处,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网民“谭希光”称,今年“雾霾季”,贴着“防霾”、“除尘”、“对付PM2.5”标签的“防霾神器”五花八门,让普通百姓越看越犯晕,真是真假难辨。防霾产品市场乱象折射监管漏洞。面对“防霾神器”,相关监管部门不能旁观。
重拳整治市场秩序
网民表示,防霾产品近些年伴随PM2.5概念火起来,发展时间短,缺少行业标准,商家投机思想重,需要尽快出台相关行业规划,通过确立行业标准、加强严格执法等方式重拳整治。消费者要保持理性购物。
网民“赵丹青”表示,放纵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一是无视消费者身体健康,二是损害口罩厂商的企业形象,将重创整个行业。相关部门需要肃清假冒伪劣产品,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尽快出台行业标准。
网民“徐菲”建议,要立足市场监管职责,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优势,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打击,严厉打击无证无照从事经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防霾”产品市场秩序稳定。同时强化政府的协同、统筹功能,建立健全市场监管联席制度,整合执法监管资源,强化部门配合沟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形成监管合力,确保监管不留盲区。
还有网民建议,要构建社会监督机制。加强消费维权知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提升民众对“防霾”产品的科学认识。通过发布消费警示、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开展监督。(记者 明航 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