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曾鼐)刚刚送走史上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京城又中“霾”伏。14日北京持续霾、大雾、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北京启动重污染红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但“红警”解除仅2天后,12日市气象台便再次拉响霾黄色预警,13日晚启动道路结冰黄色预警,14日凌晨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14日,京城雾气蒙蒙,伴有零星雪花,记者在京开高速公路上观察,大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据北京市气象局消息,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数据,14日早8时,城六区PM2.5浓度飙升至241微克/立方米,全市空气质量最好的西北部郊区延庆和昌平,PM2.5浓度也已达146微克/立方米。
雾霾夹小雪,让当天周一早高峰的出行“雪上加霜”。至早近9时,北京全路网交通指数仍维持在7.8,全城陷入中度拥堵。
不过,蓝天有望很快回归。北京市气象局表示,14日午后,受冷空气持续影响,三四级北风将光顾京城,雾霾将逐渐消散。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