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直接关系到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等地的饮用水安全。国家对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自2006年国务院批复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以来,在各方密切配合下,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仍面临着生态保护任务艰巨、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污染处理设施不配套等一些突出问题。
加强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护、持续改善库区及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持续顺利实施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完成“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目标,不仅要保证水库通水时水质的达标,更要保证水质的永久达标。为此建议:
完善水源地生态保障机制。一是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库区的生态补偿支持力度,并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二是协调供水方和受水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由京、津、冀、豫等省市根据沿途取水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三是推动在中线水源地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建立水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大库区水污染治理力度。一是强化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的网络监测与系统监管,树立长期治理的思想,狠抓重点治理;二是在库区周边种植生态隔离带,推广测土施肥和滴灌技术,减少农业面源的污染;三是在“十三五”规划中,解决管网配套中三到四级管网配套的问题;四是加大对库区污水垃圾设施运营的财政补贴,完善用地、用电及税收等优惠政策。
建立对库区对口协作制度。参照三峡工程建设对口支援模式,协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和国家有关部门、中央直属企业,启动对丹江口库区水源地的对口协作工作。发挥京津等地的科技资源优势,为库区水源地提供科学有效的治污新手段,实现源头无污染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横向援助。
推动受水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探索实施“中水利用”、“综合保护和节约利用水资源”、“企事业单位与居民实施有差别的用水价格”等政策措施,特殊情况下,实施“高价位的特殊用水政策”,遏制受水区用水浪费,推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让一库清水真正润遍大江南北。
(来源:人民政协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