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艳涛
“我很丑,但很爽口。”近两年,外形粗犷的四川省蒲江县丑柑知名度不断飙升。人称“丑柑大哥”的长秋乡果农王祥学也一夜成名。因为他的果子饱满、有光泽,丑柑变“美”柑了。
近日,记者来到丑柑大哥果园寻找答案。他随手拿起一根树枝,往地里一插,轻松进去二三十公分;用铁锹挖一下土,蚯蚓乱爬。他说,健康土壤就是答案!不光他,蒲江县20万亩丑柑园正在整体变“美”。
“前些年,果园地力越来越差,很多果树都黄黄喽!”丑柑大哥说,这是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的结果,但农民却很无奈。成都市副市长谢瑞武道出了背后的困境:土壤改良投入大、时间长,谁愿干?生物防控技术、生态循环体系构建具有较强专业性,谁会干?农民收获的优质产品,谁能卖?
在成都市政府支持下,蒲江开始探索将公共服务领域的PPP模式(公私合作关系)引入生态循环农业。以土壤提升项目为突破口,今年蒲江县政府与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PPP合作。嘉博文提供技术保障、专业服务,土壤有机质提升达到设定目标后,财政出钱补贴,农民只承担一小部分,却能享受专业生产和市场服务,最终获得产品优质的溢价。
嘉博文凭借领先的生物腐殖酸技术能力和服务经验,全新设计了耕地质量提升“5+1”综合服务模式。长秋乡彭河社区果农张先海加入该体系后,享受到了养土肥田、生物防控、机械化施肥、土壤大数据、有机质循环利用五大服务项目,以及一个包括电商、保险、信贷在内的综合后端保障体系。他说,有嘉博文专业人员指导,今年的丑柑似乎长得比往年都好看。通过有该体系背书的销售平台,每斤能多卖1元多。
嘉博文首席执行官于家伊认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对于服务商来说,空间巨大,但需要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嘉博文协助蒲江县政府,搭建服务平台,整合优秀服务商,将服务产品化、系列化,推动了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化的探索。蒲江生物防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都采取了PPP模式。
在PPP模式基础上,当地政府已经发起成立引导性基金,财政出资50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2亿元,专门用于耕地质量提升。作为基金重要参与者,于家伊始终认为,创新带来活力,创新也将开创生态循环农业的未来。
点评
无论是从转方式的视角,还是从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的视角,理解土壤提升问题的重要性是个简单逻辑。共识已有,落地却很难。往往政府补贴一亩,提升一亩,补十亩提升十亩,补贴一撤,就停滞不前。土壤提升需要技术创新和应用,也同样受制于“最后一公里”问题。对农民来讲,丑柑大哥算一笔账:仅改良土壤一项,每亩要增加成本千元以上,猕猴桃种植要更多。更关键的是不知道怎么干,费很大劲如果卖不上好价钱怎么办?不解决这些,你再跟他说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可就要更费周折了。
政府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蒲江引入PPP模式,是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化过程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创新实践。我们必须加快建立新型经营服务体系,让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参与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弥补政府的不足。依靠创新驱动,处理好政府、市场主体、农民三者关系。
(来源:农民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