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蓝飞燕 摄
中新网12月11日电 “从2010年到2014年,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在全国医院总数的占比由33.8%增加到48.5%,将近增长了15%,比例还是很高的。”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熊煌今日在例行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述。
国家卫计委今天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有关进展和成效。
有记者问:有私立医院的负责人提出,目前一些公立医院的规模还在扩大,多少也制约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包括购置设置的成本高,无法实现医保等问题。对此国家卫计委有什么措施来保障私立医院能够和公立医院进行公平竞争?医保的覆盖问题是否很难解决?
熊煌回应,从深化医改以来,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利好政策,从医疗卫生资源规划布局、大型设备购置、土地税收价格、医保定点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细化的政策措施。
他指出,关于医保定点的问题,在文件中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在确定定点医疗机构时,对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要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允许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经营性质和级别的医疗机构自愿申请承担医保定点服务,开展公平竞争。
另外,卫计委也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的范围,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方面要给予同等的对待。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激发了社会办医的热情,促进了社会办医的快速发展。
“从2010年到2014年,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在全国医院总数的占比由33.8%增加到48.5%,将近增长了15%,比例还是很高的。”熊煌说。
另外,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和诊疗人次也分别由2010年占总数的11%和8.1%,增长到了2014年占总数的17%和11%。
熊煌指出,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扶持与监管并重,积极发挥社会办医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协调,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努力实现准入、运营和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平等,解决好“玻璃门”、“弹簧门”的问题;另外也要加强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医疗的监管。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