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商南县广场问政现场,城关镇居民刘宝林第一个提问。
商南县广场问政现场。
在县城中心广场上放了“头炮”,老汉刘宝林成了陕西商南县的“名人”。
上千群众当中,头一个抢过话筒,代表老西街的街坊邻里,刘宝林大声提问:“拆迁补偿款啥时候发到咱手里?”被他质问的,是坐在广场上的县长和副县长,县长接过话筒,当场做出了承诺。这是10月12日,商南县第十场“广场问政”活动现场。11月中旬,刘宝林和街坊们等来了结果:1330户,5亿多元拆迁补偿款全部发放到位——县长的承诺兑现了。
县长带头,班子齐面对
现场问答更“有料”
在网上搜索“商南县广场问政”,出现最多的,是该县某部门“一把手”因私设小金库在问政现场被当场免职后掩面而泣的照片。
这个山区县的做法,开始于2013年。那一年,每月一期的电视问政栏目在商南县开播,效果不错,当地决定再进一步。当年12月23日,问政走出直播间,从镁光灯下走向现场;两天后,第二场现场问政挪到县城中心广场举行,闻讯而来的群众有上千人。
县直部门“一把手”登台述职、现场观众自由提问、相关负责人回应并做出整改承诺……脱胎于电视问政,广场问政在程序设计上并无太大变化,但更加开放。之后,短短4个月内举行6场,人社、交通、民政、住建、教育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25个部门“一把手”登台亮相,此举当时在全国来看亦属“吃螃蟹”。
然而,2014年4月23日,就在第六场广场问政中,官员现场被免职的“雷霆手段”,顿时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反对者认为,此举不仅有“作秀”之嫌,而且程序上也不合规,对当事人“太过严厉”。支持者则呼吁,“风物长宜放眼量”,对新生事物应给予更多包容,问政的实际效果和群众满意度才是重点所在。
“广场问政对机关干部的触动很大。”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坦言,“但活动还能不能搞下去,大家心里都犯嘀咕。”
时隔近7个月,2014年11月13日,第七场广场问政在县城中心广场如期举行。
争议之中,广场问政没有“打退堂鼓”。
广场问政在继续,落实整改、跟踪问效的力度也在增强。今年6月15日第九场广场问政,首先播放了对于上一场被问政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的回访视频,接着县药监局、科技局、司法局3家已登过台的单位来了个“返场”,就视频曝光的没有整改落实的老问题接受群众提问。二次问政,杀了个“回马枪”,不改不行。
被问政领导干部的“规格”也在提高。“部门‘一把手’被群众问得脸红流汗,分管县领导凭啥在台下‘稳坐钓鱼台’?”面对干部群众的呼声,10月12日下午,还是在县政府大门外的县城中心广场,商南县县长崔华锋亲自“披挂上阵”,带着在家的6位副县长集体登台,县政府班子走出“围墙”接受群众的第十场广场问政。
辣味不减,参与度更高
“不速之客”被请回
“我是城关镇居民刘宝林,土生土长的西街人。政府推动西街棚改,我们支持。拆迁公告出来半个月,我就签了合同搬离了。但是,请大家往左看!”
第十场广场问政现场,自由提问环节一开始,57岁的刘老汉就抢过了话筒,大手向左边一挥,表情严肃,声调高亢,情绪颇有些激动: “老西街如今已经是一片瓦砾堆,街坊邻居们现在都是自己掏钱在外面租房住,但补偿款却迟迟没有给我们。我就想问,这钱啥时候能到位?”
刘老汉放了“头炮”,与以往广场问政一样,火药味十足。
随着他的手势望去,距离广场问政现场不到200米,就是商南县老西街棚户区,也是曾经的城市“伤疤”。
分管城建的副县长正准备起身作答,崔华锋抢先接过了话筒:“请您放心,拆迁涉及的1330户群众,补偿款一定会尽快全部发放到位。按照工期规划,11月底将完成拆迁,12月底前就将动工建设,保证群众顺利回迁。”
当天问政活动结束后,崔华锋向记者解释了他的举动。“本来第一个问题可以由分管城建副县长作答,但西街棚改涉及1330户群众,是当前头等民生大事,也十分敏感,几乎每场广场问政都会有群众提出涉及西街拆迁的诉求,作为县长,我有必要站出来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
崔华锋说,通过广场问政,既让群众指出了问题、表达了诉求、发泄了怨气,又借这个平台发现了不足、宣讲了政策、安稳了人心,“一举多得”。
问政现场,也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
提问环节,一名群众试图反映问题时,却被旁边的人频频阻拦,后来更是被“请”出了会场。看到这一幕,崔华锋打断了活动,拿起话筒:“不要拦,让他说!”
只见这名群众回到现场,站在观众席的最前方,大声道:“我在这里实名举报个别干部在低保发放、移民搬迁等项目上涉嫌贪污!”他扭过身:“刚才有人不让我提问,还把我拉到一边,我不听,大家看,我的衣服都被扯坏了。”
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崔华锋也站了起来:“首先,我们向刚才发生的事情道歉。同时,欢迎大家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会后,我们就成立工作组,对您举报的情况展开调查,如果属实,绝不姑息!”
扩大覆盖,向基层延伸
还需真正问效问责
从午后日头高照到傍晚暮色低垂,这次广场问政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十余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现场群众提问,问题大多“很不客气”。
“对我们成绩的评定,只有群众说了算。”结束时,崔华锋站起来拿着话筒表态,“广场问政将一直搞下去,保证群众提出的监督意见,件件有着落。”
记者从商南县广场问政办了解到,当地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等突出问题,原则上县上每季度开展一次大型广场问政活动,镇(办)每年开展2次集中问政,村(社区)每年开展一次专题问政。问政对象主要根据全县重要工作节点、重大项目建设、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人大政协对相关职能部门年度评议的结果等方面确定。
对于近年来各地推行的电视问政、现场问政等形式,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认为,这类做法在完善群众监督、推动政府履职尽责、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等方面效果明显,同时也存在不足。首先,问政不能流于形式,如何建立规范的问效问责工作制度,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及时加以整改落实,并将反馈结果向社会公布,既是保证政府公信力的必要举措,也是维护问政机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其次,从各地现场问政等形式来看,被动式揭露问题、表达诉求居多,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发掘,既然是问政,那么涉及民生的重大工程、重大事项等,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是否也可以让百姓“问一问”?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问政“雨过地皮湿”,商南县考核办将广场问政活动列入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对问政工作落实不力、群众测评不满意的,按照“一问政、二问效、三问责”的程序,严格进行责任追究直至免职。
为扩大覆盖面,商南县问政活动从去年以来也在逐步向镇村基层拓展,被问政对象由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向股室负责人延伸、由各镇主要领导向村组干部延伸。来自当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底至今,商南县开展广场问政、百姓问政、机关问政、电视问政共198场次,接受问政部门、镇(办)领导594人次,参与群众12.2万人次,承诺事项732项,兑现承诺695项。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