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2月11日06:35  
 
原标题:屠呦呦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新华社记者 叶平凡摄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对治疗疟疾新药的发现”,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奖。这充分表明了国际科学界对中国传统医学的高度认可,以及对中国科研实力不断成长所获丰硕成果的全面分享。

  据悉,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以孕妇和5岁以下儿童为主的几百万人死亡。屠呦呦等老一辈中国科学家们从一棵棵寻常的青蒿草中提炼出了青蒿素,为世界抗疟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了无尽福祉。

  国际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高达97%。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根据世卫组织《2014年世界疟疾报告》,世界各国尤其是非洲地区投放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剂量呈不断增长态势,2013年全球公共部门共计投放1.81亿剂青蒿素联合疗法,其中非洲地区就占了1.72亿剂。在非洲,各国卫生官员、医生和患者无不传诵青蒿素抗疟疾的神奇效果,并称之为“中国神药”“东方神药”。

  受中医古籍启发,屠呦呦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不仅为中国带来了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也使得古老神秘的中医药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正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如今,每当人们谈起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时,都不会忘记它来自中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就感叹道,中国传统的中草药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新的启发。

  中医药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医药物尚未进入中国的久远年代,中医药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唐代《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诊治经验之大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药物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的医德要求,始终是中国医生和中医药研究人员的行为准则。

  据世卫组织及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今天中医药已传播到171个国家和地区,针灸在103个国家明确使用,中医医疗(含针灸)机构达8万多家,海外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约有30万。截至目前,中国已与外国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签订了83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和近百个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的双边政府间协议,中医药正在惠及更多国家的人民。

  “中国神药”的名至实归再次说明,中医药作为蕴藏着深厚积淀的人类瑰宝,完全可以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重振雄风,大放异彩。人们希望,年轻一代中国科学家能够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传统,不断去发现、挖掘和研究中医药宝库,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经济日报记者 陈建)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