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中新社记者 沈晨 摄
视频: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屠呦呦呼吁共同努力关注抗疟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社斯德哥尔摩12月10日电(记者 沈晨)身着一袭玫红色礼服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12月10日傍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
诺贝尔奖委员会委员、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教授汉斯·弗斯伯格在颁奖词中高度评价屠呦呦。他说:“上世纪60至70年代,屠呦呦在中国参与了抗疟新药的研发工作。她从1700年前的医学古籍中获取灵感,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引发抗疟新药品的研发,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在过去的15年间,这一药物使疟疾的死亡率下降了一半。”
与屠呦呦一同分享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当天也领取了诺奖证书和奖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金质奖章由埃里克·林德伯格设计,内含23K黄金,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背面描绘的图案是一位医学天才为了给病女孩解渴,正在收集从岩石上涌出的水,她的膝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根据诺奖规定,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堪称艺术品。
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当天下午4点半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屠呦呦与其他领奖人逐一登上领奖台就坐。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卡尔-哈瑞克·哈丁率先致辞,欢迎获奖者来瑞典参加颁奖仪式。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以及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也在颁奖仪式上获颁各自的奖项,瑞典王室成员、政界领导人及其他各界人士共1500余人出席。
颁奖仪式结束之后,1220名参加典礼的嘉宾“移师”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出席诺贝尔晚宴。与1901年在宏大酒店镜厅举行的第一次诺贝尔晚宴相比,如今的规模可谓宏大。据悉,1901年时只有113人参加了诺贝尔晚宴。
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4个主要组成机构的负责人当天早些时候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代表该组织领取了2015年诺贝尔和平奖。
鉴于当前紧张的反恐形势,诺贝尔奖颁奖礼及晚宴举办地附近都加强了安保措施。中新社记者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附近发现了成倍于平时的警力布置,音乐厅附近的主干道部分路段采取了临时限行措施。
12月10日是瑞典工业家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都安排在这一天举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