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地区大气环境堪比南北极 但受跨境污染物影响

2015年12月10日18:46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珠峰地区大气环境堪比南北极 但受跨境污染物影响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悉,珠峰地区大气环境堪比南北极,但从历史变化来看,跨境传输大气污染物已对珠峰地区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科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援引最新发布的《珠峰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评估》报告说,这一结论是从现代雪冰以及冰芯记录的粉尘、重金属元素、黑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大气气溶胶等方面对珠峰地区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研究时得出的。

  据介绍,人类活动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经由大气环流的长距离传输,导致全球环境的污染与损害。珠峰雪冰中的痕量元素浓度与南北极地区雪中的浓度大致相当,但远远低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城市地区。从这个方面看,珠峰仍属世界偏远地区大气环境背景水平。

  青藏高原地区雪冰中的汞主要受沙尘等颗粒物影响,沉降后变化微弱,故能很好地反映大气汞水平和沉降量。专家指出,珠峰东绒布冰川表层雪冰中汞浓度与北极地区表层雪中汞浓度相当,与法国阿尔卑斯山区雪冰中汞浓度的下限值水平一致。

  此外,据了解,大气中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对气候系统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黑碳聚集在2-5公里的高空中,加热大气,产生增温效应。目前珠峰地区的黑碳含量与北极地区相当,但比法国阿尔卑斯山区则低得多。

  康世昌介绍,珠峰地区无显著的工业活动,当地居民多以农牧业为生,且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极低的能源消耗。故此,珠峰地区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很少。

  不过,珠峰大气环境仍存隐忧。专家指出,珠峰地区在春季受南亚生物质燃烧的跨境传输影响。每年冬春季节,南亚工业生产排放的黑碳等污染物,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形成大气棕色云,在西南风的传输下来到珠峰地区,对区域气候和环境等造成一定的影响。(记者许万虎、黄兴)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