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的孙中山,虽忙于为国家的命运奔波,却始终没有放弃过读书。
1887年,孙中山入香港西医书院,他一面刻苦攻读医学,一面业余攻读经史和其他学科,为此,他特意买了一套《二十四史》。有人以为他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一天,同学何允文从《二十四史》中任意抽出一本,考问孙中山,没想到他竟对答如流。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到上海。下舰时,孙中山有4只皮箱来不及带走,后来,他让随行人员去取,搬运时,舰上的士兵一定要打开箱子检查才肯放行。士兵开箱后一看,里面装的竟全是手稿、书籍、信件等,至于钱财,只有合银币40元的广州毫洋。
1922年底,孙中山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美籍律师佑尼干在上海逝世,由美国领署代为拍卖其藏书。孙中山马上叫何世桢向美国领署要来目录。看完后,孙中山说:“很好,我要都买下来。”于是又让何世桢出面商量,谈妥后便将这批书运回寓所。
1923年1月,表示服从孙中山领导的滇、桂军队将陈炯明逐出广州。同年2月,孙中山从上海又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和陆海军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总理政务,逐步加紧改组中国国民党的准备工作。并在广州派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邀请苏联政治和军事顾问到广州帮助中国革命。此时,身在上海的何世桢在帮孙中山整理佑尼干的藏书时发现,很多书上都已经有了孙中山的批注,而当时距离孙中山买回这批书,仅仅不到3个月。
(来源:人民政协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