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杨洪涛、姜伟超)精准识别贫困户,如同一道考题。有的地方积极探索,有的地方进展不大。只有把真正的贫困人口搞清楚,才能做到因人施策、因户施策,确保科学治贫、有效脱贫。因此须充分发挥群众作用,同群众一起算账,让群众认账,才能做到扶真贫。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小康,精准扶贫乃关键之举。但不可否认,扶贫脱贫要做到“精准”是极具挑战性的。以“家庭收入核算”为例,农户的各种补贴等政策性收入容易核实,但务工收入难以精确计算。很多农村劳动力农忙时返乡干活,农闲了外出打工,收入变化很大。精准扶贫,既是对干部能力的测试,也是对责任担当的考验。
当前,扶贫进入攻坚拔寨的决胜阶段,既需要广大扶贫干部转变作风,扎扎实实走村入户,又需要开拓创新,制定科学工作方法。从已有的经验来看,扶贫干部不妨跟群众一起算好、算细“三笔账”:算好当前的“收入账”、算好生产生活的“支出账”、算好未来的“可预期收入账”。让群众心中有数,让政策有据可依。
扶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更要群众“认账”。扶贫账目算得对不对,干部不能自说自话,还需要通过开展“民主评议”、信息公示等方式,让群众来评判。只有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扶贫精准度,杜绝“扶贫失真”“数字扶贫”等现象。
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小康社会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中央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当前,中央已从动员、问责、投入、退出、激励等方面以超常规力度安排部署了超常规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在落细,重在抓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同群众一起“算好账”,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脱贫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