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里螃蟹欢

2015年12月09日07:55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物联网里螃蟹欢

  本报记者崔丽

  “北风起,蟹脚痒。”11月24日清晨,细雨濛濛的江苏宜兴高塍镇,大片蟹塘水波浩淼。老蟹农邵宁伟从自家塘口提起一笼螃蟹,对记者说:“你看!壳青肚白,个头大,味道鲜,塘口价50块钱一只!上海一个老客户发短信来,说今天要30只。”

  送走了快递,老邵掏出手机,登录“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点击“开启增氧器”,塘面上就冒出了水泡。“我们的大闸蟹就是这样养出来的,比别的地方晚上市两个月,一直能吃到过年。细说起来,你得去问李教授。”

  一旁的村干部说,李教授就是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李道亮教授,搞农业物联网应用研究的。2010年3月,李道亮带领团队到宜兴试验水产智能养殖,他们与宜兴市农林局组成工作组,干得热火朝天。

  “物联网能养螃蟹?”蟹农们开始疑虑重重。工作组费了好大的劲,13个传感器才插到了高塍镇5户蟹农的1000亩池塘里。刚开始,传感器数据有偏差,信号传输也不稳定,一个雷下来,信号就断了。慢慢的,避雷、数据传输、传感器清洁、电控箱散热等技术难题被一个个攻破了。

  几年下来,蟹农们尝到了甜头。溶解氧和水温就是螃蟹塘里的天气预报,氧少了螃蟹爱生病甚至死亡,氧多了螃蟹爱打架。老邵说:“过去一到夏天,整夜都要守在塘口上,蚊叮虫咬不说,有时还碰到毒蛇。现在,只要看看控制器显示屏,敲敲键盘,用手机发个短信就搞定了。”池塘是否增氧,增多少氧,什么时候投饲料,现在有了准确的数据参考,螃蟹的成活率和品质都提高了,亩均还增产一成以上,增收1000-1300元。目前,宜兴6个水产养殖乡镇1040个养殖户的5万亩水面全部用上了物联网技术。

  看到物联网养殖给农民带来了这么大的好处,一直和李教授合作的宜兴市农林局信息科科长蒋永年,干脆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负责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公司最近又有了新成果,与美国水质监测仪器专业厂家哈希公司合作,将传感器电化学法升级为荧光法,提高了整机设备的精准化和使用寿命。目前,全国23个省市共7万亩养殖水面都用上了他们研发的设备,开启了物联网养殖新模式。

  点评

  有了物联网,蟹农们汗水少了,票子多了。这是故事给我们的直观印象。让我们更欣喜的变化是:借助新技术,蟹农可以和螃蟹“对话”,养蟹心里有谱了;和农技专家随时连线,技术心里有底了;以往繁杂的工作现在敲敲键盘、发个短信就能搞定,不用再被束缚在水塘边,真的可以当上现实版“开心池塘”的塘主了。

  物联网给我们的不只是农业的现代化、高收益,不只是农民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随之而变。对农民而言,不仅让他们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还让他们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融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衷心希望,让物联网浪潮来得更快更猛烈些吧!

(来源:农民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