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杭州市属的名校跨出了主城区设立分校办学。
上个月,杭州萧山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复同意学军中学萧山分校项目的建设。而在此前,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世纪城校区和杭州第二中学萧山校区也已在钱江世纪城完成选址定点,进入实质性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阶段。学军中学还与余杭海创园签约,在海创园设立分校。
与此同时,由杭州高级中学、中策职业高中两个市属名校集团领衔办学的大江东“一普一职”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也开始实质性启动。
近年来,杭州通过名校集团化运作,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入县进乡”,不断向区县延伸。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郑利敏介绍,到今年年底,杭州教育集团已发展到322个,成员单位1198个。其中,中小学教育集团160个,成员单位647个,学前教育集团163个,成员单位551个。另外,还有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
郑利敏称,通过名校引领、传导、衍生、扩大效应的发挥,实现了名校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让成员学校站在“巨人的肩膀”,在名校的起点上获得快捷发展,在推进校际、区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整体提升了基础教育办学品质,扩大了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据杭州市对首批参加城乡结对的200多所农村学校的不完全调查,这些学校教师开设的县级以上公开课有1360多节;有25%的教师参与了各类课题研究,52项研究成果参与国家级交流,420多个课题获省、市级奖。一批基础较差的农村学校在名校带动下,很快上了等级,富阳洞桥镇小学在学军小学帮助下,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为省级示范学校。
“择校热”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久治难愈的一个顽症,在杭州同样也广为市民所诟病。郑利敏说,“择校热”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而“择校热”又加剧了薄弱校和优质校的分化。
在此背景下,杭州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中小学名校集团化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的意见》。以名校为龙头,通过名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方式,名校承办、投资、入股等形式,在一体化模式和共同体模式两大基本类型基础上,探索出多种办学运作机制和多种办学模式。
据统计,从2004年到2015年,杭州市教育集团数量增加了11.5倍,而成员单位则扩大了15倍以上。
“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不仅仅是有书读,还要求有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在杭州市领导看来,教育公平不应是盯牢几所名校,堆砌几个精致的“盆景”,而是拥有一片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美丽“风景”。
而城里名校的“下乡联姻”,也拓展了名校集团的办学空间。杭州第二中学通过国有民办、中外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集团办学,目前中外学生达到1.52万人,教职员工127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教育部门还推出了“城乡互助共同体”等,由名校选派管理团队,对薄弱学校进行委托管理,支援学校承担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责任,通过制度机制建设,实施捆绑式考核,促进资源共享,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为推动更多名师流动到乡村,去年杭州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校长校际交流制度。据统计,2014学年,杭州全年交流教师1400多名,校长172名,其中骨干教师就有321名,交流的骨干教师、校长占到交流教师总数的34%。2015学年,交流的教师、校长则达到1700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