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9日17:2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武汉市江汉区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殷玉梅向中央信访督查组介绍情况。(人民网记者杨文全/摄)
人民网武汉12月9日电 (记者杨文全)前不久,中央信访督查组在武汉市江汉区信访局约见两位“父访子投”的信访人。经督查组“给力”,郑家父子反映的涉及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落实的信访事项,由江汉区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殷玉梅等成立专班、包案化解,经过33次“马拉松”式的协商,终于画上一个圆满句号。72岁的郑老及其家人对协议达成的补偿方案连说“满意”、“感谢”。
这一幕,折射出江汉区今年信访工作的新变化。江汉区坐落在“九省通衢”、“武汉三镇”之中的汉口,是武汉市的金融和商贸中心,面积33.43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超过3万,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达9.6%。近年来土地增值快,但同时也带来房价高、发展不平衡、困难人群多等“硬骨头”问题。今年大力实施信访制度改革,前三季度信访总量同比下降8%,进京越级访数量同比下降23%。
处在改革攻坚和经济转型的“第一线”,怎样在信访工作中妥善化解基层矛盾、实现政通人和?殷玉梅如数家珍般“晒出”江汉区的新做法。
做到“五个到位”
抓稳定就是抓发展,抓稳定就是抓民生
殷玉梅说,一是认识到位。江汉区区委、区政府把信访工作作为保障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抓稳定就是抓民生”的意识。主要领导包案化解,一抓到底,推进“案结事了”。二是措施到位。把信访工作考核纳入全区党政部门绩效考核、组织部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纪委履职尽责考核、综合治理考核,对履职不到位的进行通报,对因处理不当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进行追究问责。三是责任到位。要求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守土有责、化解积案,对缠访、闹访、以闹获利等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对确实有困难的上访群众救济到位,引导依法上访。四是保障到位。每年划拨230万元困难救助资金,为信访疑难问题化解提供财力保障。五是干部到位。信访工作战线辛苦、艰难,但基层信访干部的工作激情依然很高,江汉区也十分注重加大信访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
建立“七个机制”
重大决策要评估,主要领导要接访
殷玉梅说,为加强信访工作的统筹协调,江汉区实行信息反馈机制,对信访、维稳重大信息日查日清;实行风险评估机制,区委、区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前要征求维稳办、信访局的意见,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稳重大问题的发生;实行矛盾研判机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召开研判会,研究重点群体、疑难信访事项的化解方案;实行领导包案机制,由31名区级领导对口“包案”化解65件信访事项;实行定期接访机制,区领导定期到接访中心接访;实行帮扶救助机制,对特别困难的上访家庭,采取一户一策,满怀感情地做工作,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他们的看病、上学、就业需求;实行教育惩戒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合理诉求,对诉求无理的加强思想教育,对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维护正常秩序。
兼顾“三个层面”
政府要树立法治思维,群众要树立法制信仰
殷玉梅认为,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从三个层面树立法治思维,培养公民的法制信仰。首先,政府决策层要严格依法行政,决不允许与民争利。江汉区为所有政府机关聘请了法律顾问,要求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法规前必须征求法律顾问的意见,从而在源头上减少行政机关的乱作为。其次,信访工作层要严格依法办事,依法依规反映和回应信访人诉求,维护上访群众权益。再有,法律援助层要协助依法维权,引导信访人遵守《信访条例》,依法、逐级上访。江汉区2011年就成立联调中心,现已有劳动争议、拆迁征地、医患纠纷等11个工作组进驻,有效为信访分流。推行律师进社区、进家庭,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免费为上访群众、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引导访诉分离,确保信访托底。
殷玉梅的体会是,随着诉访分离、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和责任信访的改革深入,基层做信访工作的底气更足了,责任更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了。各级政府机关一定要依法行政,要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