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官员的“拖延成本”再大些--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让官员的“拖延成本”再大些

舒天烈

2015年12月08日06:56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原标题:让官员的“拖延成本”再大些

相当于100多个西湖大小的土地被闲置、两个地级市就有2万多套棚改新开工任务虚报“凑数”、数百亿元财政资金趴在账上成“瞌睡虫”……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地方政府患上了“拖延症”,懒政怠政问题触目惊心。

真是“拖延症”吗?恐怕未必。在大众理解中,拖延症患者至少会产生自责情绪、会有负罪感,还会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甚至产生焦虑症、抑郁症的症状。但在官员的拖延中,少的可能正是那么几分纠结。1.27亿元资金,在会签环节“卡”了一个月,导致11个项目当年未能开工;涉及上亿元资产处置的公文“旅行”了260天,才抵达国土局——看不出焦虑,看到的只有不负责任。

官员的拖延症,其实是一种主动的拖延。正因为能在拖延中得到好处、获得收益,才把本应“马上就办”的事情束之高阁,本应“立即处理”的问题一拖再拖。比如,为什么会有大量土地被闲置?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不力、缺乏良好的拆迁方案、资金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这一问题发生。说到底,就是怕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带来问题、理顺不了矛盾反而激化矛盾,不如“击鼓传花”,把问题拖成历史问题。“只想当官不出力、只想揽功不担责、只想谋权不舍利”,可谓真实写照。

要治官员拖延症,还得增加拖延的成本。对于领导干部,最大的成本,可能就是自己靠年资、靠政绩得到的职位了。不能让不作为的官员,把“不贪不占也不干”当做护住乌纱帽的箴言。其实,今年7月中央就下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目的就是要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要克服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也就是说,让拖延没有利益、让不作为有了风险,才能真正让官员赶紧行动起来。

当然,一些拖延症的出现,也与既有制度有关。比如财政资金成“睡钱”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拿到补贴资金,往往已是下半年甚至年底,当年无法执行,而地方财政早已保障了支出。资金数目不小,又不敢轻率处理,不能统筹使用,只好放在账面上睡大觉。反过来想,对于这样的情况,更需要领导干部抓住问题的关键,以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的精神状态,去完善制度、推动解决。尤其是所谓的“上级”,更需要想想怎么更好地进行制度安排,而不是让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拖延症是因为害怕夜长梦多,所以进化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的倾向。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最长远的利益不仅是一官半职,更是留得令名、实现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更应该对拖延的不作为说“不”了。

□舒天烈

(责编:袁勃)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