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10日到18日,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让“供给侧改革”概念成为经济领域火热的词汇。
根据学界的表述,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从供给端来寻找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就成为了必然选择。最近的一个现象最能说明问题,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国外的马桶盖、化妆品、奶粉被哄抢,说明我们缺乏的不是需求端的消费能力,而是供给端的好产品。
供给侧改革不仅仅局限于奶粉、化妆品等消费品,房地产行业同样适用,今年北京前11个月商品房住宅成交量(剔除保障房自住房)合计48923套,超过了去年全年成交量,同时,商品住宅的成交金额达到2208.69亿元,为2010年以来近5年同期新高。
楼市成交量、成交金额创新高的背后,却难以掩饰楼市供应结构性失衡。中原地产一份数据显示,从供应数据看,截至日前北京楼市供应的商品房住宅中,三居以上比例高达60.8%,这一比例也是历史最高,在2013-2014年,比例均只有47.5%与55%。在新房市场,大户型、别墅及高端住宅所在的比例持续增加,而广大购房者需要的中小户型、刚需产品比例在不断萎缩。
一个可以预见的情况是,随着北京地价的攀升,未来新上市的商品房定价会出现高端化趋势,而很多过去认为是非豪宅区的区域将会供应大量的豪宅项目,这不仅对市场定价将有明显影响,也将对房地产住宅结构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在北京新房市场供应大户型化、豪宅化背景下,单靠“限购”的需求端调控已经难以平衡市场,需要更多从楼市供给端入手,通过多层次的楼市供应,满足不同购房人群的置业需求。
自2013年以来,北京自住型商品房已经陆续推出了近60地块。价格低于同区域普通商品的自住型商品房吸引了大批刚需客群,今年1-11月,自住型商品房成交总金额为382.45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比重为17%。随着这些地块陆续入市,尚未网申的自住房项目越来越少,如何持续增加自住房供应,成为未来楼市中小户型供应的关键。
与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不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面临的是库存不足、需求旺盛的矛盾,因此,通过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加大中小套型住宅供应量,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拉动经济,实现房地产与经济的双赢。
□邢飞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