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记者:我的非洲感悟--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驻外记者:我的非洲感悟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赵明昊

2015年12月04日14:4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12月伊始,习近平主席分别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非领导人将向世界发出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当前,中非合作论坛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中国和非洲的友谊互助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这个西方人眼中的“黑暗大陆”,在与中国同行的过程中走向现代、走向光明,逐渐挣脱了西方的政治桎梏、经济枷锁。但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这片大陆毕竟太过遥远,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不过,人民日报驻外记者记忆中的剪影,或许某一个就会触碰到你的心弦。

   裴广江:索马里难民吃不饱,却对我说“奶茶,中国朋友你一定要喝下

   2011年,东非遭受60年不遇旱灾,每天有近2000名索马里难民逃至肯尼亚东部的达达布难民营。我于当年7月底到达难民营,他们得知我是中国人,无论是长者还是青年,都不断提及中国政府对索马里的帮助、中国医疗队在那里治病救人的故事。

   在采访一家难民的时候,我还获得了“特殊礼遇”。聊天中,女主人姆斯利玛不声不响地沏了杯奶茶端过来,破旧帐篷里的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我知道他们已经很久没吃过饱饭,决意不喝。但姆斯利玛态度坚决:“中国朋友你一定要喝下”。那一刻的温暖,足以穿越时空。

   中国人的到来改变了非洲。2012年我在纳米比亚采访时,年近50的司机詹姆斯说:“小时候,母亲给我做双新鞋,我舍不得穿,上学路上就光脚提着鞋子。现在,我的孩子们都去中国商城买鞋子,既便宜又耐穿,他们比我们幸福多了。”2009年,重庆力帆在埃塞俄比亚建立汽车组装厂。不到40岁的当地人塞雷科布汉是组装厂经理,他说,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对汽车组装都很好奇,到工厂参观时觉得这简直就是奇迹。他甚至期待在中国的帮助下,埃塞可以在10年内拥有自己的汽车品牌。

   李锋:津巴布韦公务员赞叹,中国人“友善内敛,积极奋进”

   2007年10月,我去津巴布韦出差,这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1980年才独立建国。有一天下午,我要去一个机构采访,由于情况不熟迷了路。看到我在路上彷徨无措的样子,一位津巴布韦的高个子青年主动走上前,热情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当得知我迷路之后,他放下自己的事情,主动带我一直走到目的地,还自告奋勇帮助我与那家机构的负责人联系。

   在路上攀谈时,小伙子告诉我,自己是政府公务员,不久前还在中国培训过。言语间,他对中国敬佩与热爱的情感四溢,不断重复着说中国人对他如何好,“友善内敛,积极奋进”。所以,他在哈拉雷街头看到我时,一眼认出我是中国人,觉得特别亲切,帮助我是必须的。

   苑基荣:埃塞俄比亚年轻人说,“我喜欢中国人,中国人好样的!”

   中非友谊讲不完,美好瞬间数不胜数。有一次,我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采访非洲联盟峰会,当各国记者纷纷走出非盟总部时,一位正好路过的埃塞年轻人走到我面前,知道我是中国人后,马上用中文说了句“你好”,随后用英文大声说:“我喜欢中国人,中国人好样的!”我并不知道他喜爱中国的具体原因,但这是中非关系深植民间的缩影。南非金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加斯·谢尔顿对我说过,中国和非洲经贸关系长期“双赢”,而不断扩大的民间交流项目正在塑造着中非未来。

   张建波:中非老人感慨,“如果连种地、钓鱼都干不下去,也只能去寻找别的出路”

   我记得一次去中非共和国的经历。那天下午3点,首都班吉露着干裂的嘴唇,9月的艳阳和迟到的雨水让这个靠近赤道的城市焦躁不安。在几个月前的政变中,风暴中心的中非共和国被拖入严重的混乱和无序之中。眼前的城市无论多平静,都似乎不那么真实。

   “来看我今天的收获,喜欢就给你们一个好价钱”,水边岩石间,一位赤脚渔民向我们挥手说。他放下手中树枝制成的简易鱼竿,右手掏出一条略长于10厘米的鹦鹉嘴小鱼,鱼瞪着没有光泽的眼睛,而他略显滞涩的眼神含着几分忐忑,但也打开了话匣子。“我58岁了。今年添了一条渔船,但随后就被‘塞雷卡’(前反政府武装联盟)抢走了。”“政变、混乱,我见惯了。但如果连种地、钓鱼都干不下去,也只能去寻找别的出路。”

   听闻这些,我不由得平添了几分感悟:没有和平与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踏上这片大陆,才真的能明白为何非洲选择了中国,为何中非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为何双方要抓住合作的历史性机遇,促进稳定与发展。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责编:陈孟、申亚欣)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