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3日22:5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人民网广州12月3日电(罗艾桦、史伟宗、史伟轩)12月2日至3日,中共广州市委召开了十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广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任学锋同志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推动全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专题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同志就《建议》稿作了起草说明。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全市谋划“十三五”发展的重要依据,对广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建议》一共三大板块,八个部分
第一板块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属于总论。第一部分,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主要是肯定“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分析“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十三五”时期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建议》提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走在前列、城市环境宜居宜业、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等七大目标。其中,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第二板块包括第三至第七部分,属于分论。分别阐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第三部分,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包括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聚焦三中心一体系建设,即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
第四部分,坚持协调发展,着力优化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包括提升大交通综合枢纽地位,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城市有序更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
第五部分,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建设森林城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
第六部分,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包括加快南沙新区和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建设“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加快外经贸优化升级,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等。
第七部分,坚持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建设健康广州,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
第三板块包括第八部分和结束语。第八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包括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快建设人才强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
《建议》的主要特点和亮点
一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与突出广州特色相结合。市委《建议》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揽各项工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精髓和主线,引领和指导广州发展的具体实践。同时,立足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紧扣超大型城市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系列具有广州特色的创新举措。
在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上,强调在传承广州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强化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突出网络城市特征,科学系统地梳理城市空间的脉络与功能、枢纽与连结、网络与节点,形成层次更清晰、功能更完善、联系更便捷的网络城市格局。提出重点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这三大战略枢纽不仅有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的强大吸附器和辐射源,是广州“十三五”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议》还提出要优化提升珠江经济带、创新带和景观带“一江两岸三带”,形成多点支撑、联动发展格局,重点打造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国际金融城、珠江新城融合发展的黄金三角区。
在城市功能定位上,提出建设“三中心一体系”,即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做强省会城市、做实华南区域中心、做大国际国内影响力。
在城市发展环境上,着力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着力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立完善常态化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水平,促进生活服务便利化。
在城市产业发展上,强调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在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特别强调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医疗、养老等产业,将其打造成为广州新的支柱产业,在巩固传统制造业支柱产业的同时,提出10个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努力建设若干在全球、全国排在前列、叫得响的项目或产业。
在城市管理服务上,强调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依法治市,建设公开透明法治政府,完善便捷高效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在城市资源配置上,优化土地、人才、资金、能源等要素资源配置,重点实施城市有序更新系列政策,积极引进国家政策性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促进人口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平衡,保障城市能源供给。
在城市安全保障上,《建议》浓墨重彩地阐述了如何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强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深化平安广州建设,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守住安全的底线。
二是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市委《建议》紧紧把握广州发展的历史条件、自然禀赋,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全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建议》提出,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提升大交通枢纽地位,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加快南沙新区和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等重大部署,既注重厚植传统优势,又注重培植新的优势,体现了市委接续奋斗,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务实实干精神。
三是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一方面,市委《建议》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各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比如针对全市面临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城市治理精细化品质化水平不高、资源约束趋紧等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提出各领域的主要任务,着力补齐短板。另一方面,又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尤其强调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大战略中找动力,从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
四是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建议》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围绕目标突出强调一些重点工作,体现了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
创新发展方面,总的强调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以价值创新为引领,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同时突出环环相扣的工作重点,即以发展新空间承载发展新产业,以发展新产业增强发展新动力,配套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环境,从而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更多引领型发展。尤其是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建设,打造以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民营科技园、智慧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等为核心的广州科技创新走廊。
协调发展方面,总的强调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同步优化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同时突出对外要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强化国际空港、海港、国家铁路主枢纽功能,开拓更多战略通道,对内要优化城市环境、社会治理、安全保障、城乡一体发展机制等。特别是提出科学布局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和高快速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疏通连接周边城市的路网,重点规划建设京九高铁广州联络线、广河、广湛、广汕等高铁及穗莞深、广佛环线、广清等城际轨道,加快新一轮地铁线网规划建设,强化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绿色发展方面,总的强调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突出制度建设、环境治理、资源节约等几个重点领域。特别是完善垃圾分类体系,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建设海绵城市,深入实施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开放发展方面,总的强调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更加积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突出南沙新区和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协同发展等重点,特别是加快形成和发挥自贸区示范引领效应,规划建设南沙至中心城区快速轨道交通,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澳台以及珠三角周边城市的合作,以扩大开放增添发展新动力。
共享发展方面,总的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就业、教育、文化、医疗、住房、出行、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率和优质化均等化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在就业方面,提出加快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等;在教育方面,提出构建普惠、优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高中教育办学水平等;在医疗方面,提出加快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建设,实施儿科等紧缺医疗人才建设计划等;在社会保障方面,提出健全对特殊人群和来穗人员的保障机制,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等,都很好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
总的来看,全会取得了三个重要成果,一是全面贯彻了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广州落到实处;二是明确了广州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理念;三是系统提出了广州“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大举措。全会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协调行动的目的,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上下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