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11月27日电(记者吉哲鹏)“2013年,门诊量1.52万余人次,新生儿293人次;2014年,门诊1.39万余人次,新生儿214人次;2015年至今,门诊2.02万余人次,新生儿406人次……”
这些数字是2013年至今,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儿科的接诊量,这个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活动中援建的科室,结束了这家建院60年的县医院没有儿科的历史。
记者从云南省卫计委获悉,近年来卫生计生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实施健康扶贫行动,多措并举为贫困地区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从源头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病”问题。
据统计,到2014年底云南省还有贫困人口574万人,片区县91个,重点县73个,仍然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
为帮助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看病就医难题,云南结合卫生“三下乡”、“万名医师下乡”、“光明行动”等活动,组织省第一人民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建的三支巡回医疗队,分别赴宁洱县、绥江县和武定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巡回医疗,并落实每支医疗队10万元补助。
2005年至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通过执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共派出108支医疗队共484名医师开展长期(6个月或一年)帮扶工作,帮扶覆盖全省16个州市和20个县(市)人民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覆盖急诊科、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妇科、医学影像科等县医院亟须发展建设的科室。
牵头参加屏边县医院儿科筹建的副主任医师王亚军,2012年6月作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第七批医疗队队长赶赴屏边。
由于没有儿科,屏边县不少孩子生病只能送到蒙自、昆明,不仅耽误就诊时间,路费、住宿费、伙食费花销也很大。在王亚军的牵头下,屏边县分设儿科的规划启动实施,王亚军还对2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2013年1月1月,屏边县医院的儿科正式接诊。“开张第三天病床就住满了,群众的需求非常大。这说明当地百姓对规范治疗儿童疾病有着强烈需求。”王亚军说。
为提高县级医院对危重病的抢救能力,做到“大病不出县”,云南省卫计委还组织31家三级医院与全省123家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培养基层医务人员。通过“滇沪合作”,做好上海市24家三级医院与云南省13所州市综合医院、7所县级综合医院和4所中医医院,共24所医院的对口帮扶。
今年10月,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主办的“产科急危重症救治学习班”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开班,医院产科、急诊重症医学科和内分泌科的多位专家赶赴怒江为学员授课。
怒江州医疗条件较差,交通闭塞,转诊率低,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培训班重点讲授了基层医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产科救治技能,还举行了相关手术演示。
“在这里举办学习班,就是为了方便基层医生。帮扶提升怒江州基层地区的医疗条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副主任刘继红说。
此外,云南还完成省、市、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92个贫困县438个乡镇卫生院任务,每个乡镇卫生院派驻3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共下派1314名医务人员。在全省16个州市30个试点县(市、区)开展“医疗专家进社区”工作,落实460名特设岗位全科医生到全省乡镇卫生院工作。
目前,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口帮扶的临沧市,第11批15名医疗队员已在云县、永德等地医院开展工作,不少基层医院的医生也到该院进修学习。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马林昆说,“医院资源全部向对口县的人民医院开放。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希望为贫困地区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