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铭记需要多久

2015年11月27日07:0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被历史铭记需要多久

  一个人被历史记住需要多久?宋神宗时有一个宰相叫王珪,主政十六年,却庸庸碌碌,甘当稀里糊涂的老好人。王珪当政十六年,可是当我们从历史深处打捞起他的事迹,却是稀薄而脆弱。

  还有一种人,在历史中仅爆发出了一瞬的光芒,却永远被铭记。475天,这是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的时间。就是这一年半的时间,焦裕禄却被历史牢牢定格。

  475天,焦裕禄到底做了什么?当时的兰考,面临的是风沙、内涝、盐碱地的“三害”。在这475天里,焦裕禄一刻也没有停歇,不断带领全县人民斗“三害”,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今天,当我们再度来到兰考时,面对着满目葱绿,甚至不禁怀疑,当年那黄沙滚滚的沙丘,是否真的存在过。

  但兰考人不会忘记曾经的苦难,也不会忘记焦裕禄一锹一铲、挥汗如雨的身影。

  不久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既是号角阵阵,也让我们如闻钟鸣铮铮。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冲刺阶段。同时,这也是一种提醒,实现目标也只剩下五年时间。

  尤其是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却也大有可为。想想那些依旧困于衣食、尚未享受改革红利的百姓,早已没有耽搁的闲暇。要坚信,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同样可以做一番大事业,同样可以被历史铭记。

  历史看似一个衡量时间长度的轴线,其实它更在乎宽度与厚度。是否能在历史上留下点痕迹,并不取决于长久的拂拭,而是一瞬的斧凿。

  在离焦裕禄工作过的兰考县不远的开封市,藏有一块《开封府题名记碑》,记载着北宋历届开封府知府的名字,却唯独没有包拯。原来包拯由于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每个路过这块碑的人都要伸手去抚摩,硬是将包拯的名字抹去了。而包拯,仅仅在开封府尹的位置上待了一年有余,就被镌刻进了历史深处。

  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不能想着宦途漫漫,还可以悠游岁月、从容不迫。悠长的颓靡,只会如水波滑过,终究消弭于无形。只有鼓点铿锵的脚步,才能踏出震动历史的旋律。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有所担当,永远行走在奋斗的路上。(王子墨)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