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任何人都需要与金钱发生关联,孩子也不例外。近日,浙江一个六龄童生日每桌上万,更派送出了ipad、名牌包等“阔气礼物”。消息传出令人瞠目,究竟该如何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能力?昨天,蚂蚁聚宝财商实验室在沪上三所小学首度试点儿童财商测试,有200名中外小学生参加了测试。
财商专家指出,中国家长的“财商”教育存在不少误区,既不要过分强调金钱的作用,更不能把理财启蒙等同于拜金。“财商其实是一个多维度的素质。”
三成孩子财商达到优秀
财商和智商、情商一起,并称为三商,英文简称“FQ”(Financial Quotient),体现的是一个人认知、管理、创造和享用财富的能力。
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虹桥校区)、上海实验小学、凌桥镇中心小学等三所学校里,共有200名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测试,其中,外籍学生80余名。测试结果显示,参与测试的小学生财商平均分为73分,近三成学生的分数超过80、财商值达到优秀,仅有极少数孩子的财商低于60分。
更令人吃惊的是,中国小学生对储蓄、理财并不是完全陌生。在“你准备如何使用过年领的压岁钱?”一题中,31%的小朋友选择将压岁钱交给父母替自己投资,61%选择存银行以后有需要再取出来用,几乎没有人选择“去买一台最新款手机”和“买一台电子辞典”等即时消费选项。
中国孩子理财观更谨慎
“财商测试并没有标准答案,财商教育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做选择,而不仅仅是理财。”上海协和双语学校(虹桥校区)校长杜玲说,从测试过程和结果,都可以看出中外孩子在财商上的性格差异。
中国学生的储蓄意识较高,对时间规划能力也很强。比如,在对待作业的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做完一科休息一会儿”。当问及为何做出此类选择时,上海实验小学的一位学生说:“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就是缺乏规划。如果理财也这样,就会太过随意和盲目,容易赔钱。”
而外国孩子则在责任心、独立性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比如,日本籍学生在面对“爸爸买的宠物狗,早上六点谁陪它尿尿”的题目时,清一色选择了“坚持每天早起,自己来遛狗”,而韩国籍学生乐意通过卖玩具和其他挣钱方式来获取固定零花钱外的收入。
做家务付报酬要有个度
“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引导非常重要。”财商教育专家程虹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效仿国外家庭教育的做法,通过支付家务报酬让孩子知道“不能不劳而获”。“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务都可以‘明码标价’,洗碗、端菜、打扫卫生等家务活是孩子作为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家长不应该支付报酬。只有当孩子承担洗车、割草等需要另请他人来完成的家务时,家长付给孩子报酬才更妥当。”
此外,程虹也不赞同家长用金钱或物质来奖励孩子取得好成绩。“不妨用‘允许孩子做喜欢的事’来做奖励,或者给孩子更多自由规划的时间和空间。”(记者 马丹)
(来源:新民晚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