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开启“极寒冰冻周” 最低气温探底-12℃

2015年11月23日06:55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北京将开启“极寒冰冻周” 最低气温探底-12℃

  在翘首以待中,纷纷扬扬的大雪在昨晨大方洒下,截至20点,北京城区平均降雪量9.3毫米,接近暴雪量级。很多人感慨,北京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了。其实不然,三年前的2012年11月3日到4日,京城曾下过全市平均降水量58毫米的“超级暴雪”。昨天的大雪,比起来还是规模小了一些。

  今天开始,将开启“极寒冰冻周”,最低气温探底-12℃,接近京城11月下旬历史同期极值——1970年11月30日的-12.3℃。

  【雪情】 居庸关一带积雪深12.8厘米

  上周六空等一白天,到半夜,仍有等雪的市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问“雪呢?”昨晨7点许,拉开窗帘的市民还是失望的;但到了八九点,世界变了。昨天的雪花时大时小,一整天都没有停歇,有时候是飘絮状的,有时候大张大张绵密的“抱成团”落下,有时候则变作细盐的模样,悄悄地不让人发现它的轨迹。它们不知疲倦地飘舞着,直到将京城变作了银装素裹的天地,给渴雪盼雪的人们带去冰冷却恣意的快乐。

  昨天7点45分,市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8点40分,市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16点左右,多个区降雪量达到暴雪级别。降雪如何分级?市气象台专家介绍,24小时内降雪量如大于等于10毫米,就称为暴雪。24小时内5到9.9毫米的降雪,定义为大雪。

  降雪量统计显示,昨天4点至20点,全市平均降雪量8.3毫米,城区平均9.3毫米,为大雪量级,接近暴雪。各地比较平均,西北部平均9.4毫米,西南部平均7.8毫米,东北部平均7.4毫米,东南部平均6.6毫米。最大降雪量在昌平居庸关长城,17.7毫米,为暴雪水准。

  积雪深度方面,截至昨晚8点,北京城区积雪深度为5厘米,南郊观象台 4.4厘米。海淀积雪深度4.6厘米,丰台5.4厘米,朝阳和通州8.0厘米,平谷9.0厘米,昌平居庸关一带积雪深度12.8厘米。西北山区的积雪较深,最深在延庆佛爷顶,达14.6厘米,延庆本站也达到了10.5厘米(如图)。

  【分析】 气温决定降水最终面貌

  雨、雨夹雪、雪、米雪轮番登场,上周六的“花样降水”令人纠结。怎么到了周日,就摇身一变为大雪纷飞了?市气象台值班首席翟亮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近地面气温的高低决定降水的最终呈现面貌。昨天,冷空气主体抵达北京,气温下降,大雪终于光临。

  另据市气候中心专家刘勇洪介绍,城市热岛效应也是上周六雨雪混合的原因之一。“城市热岛”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城市外围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是评估城市热岛程度的重要指标。

  据市气候中心近5年的统计分析,北京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年平均值为1.1℃,冬季热岛强度达四季最强,为1.71℃,尤其是夜间最盛。刘勇洪表示,热岛效应使北京城区气温高于远郊区县,间接影响了北京上周六的雨雪天气转换。北京下场雪,还真是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呢!

  【预报】 本周进入“极寒冰冻周”

  昨天天亮前,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0.3℃,为入冬以来气温首次跌破冰点;白天,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出现在清晨6点01分,0.4℃。昨天正午,全市20个国家级气象站气温全部降至0℃以下,为今冬首次。

  市气象台台长乔林说,受强冷空气影响,今天开始到27日京城如坠冰窖,将出现强降温天气,最低气温下降8℃左右。白天最高气温在-2到0℃,夜间最低气温在-6到-12℃。“极寒时刻”在周四夜间到周五早晨,最低气温将跌至-12℃左右,接近京城11月下旬历史同期极值——1970年11月30日的-12.3℃。

  市专业气象台专家郭建兴分析,今年刚进冬季,就这么天寒地冻,未来数天平原地区平均气温跌至-5℃以下,比常年同期偏低7-8℃,不是三九,胜似三九,为京城气象史上罕见。

  今天出行,市民应注意雪后道路结冰现象,尽量选择公共交通,防止摔伤和交通事故。另外,明天仍可能有小雪,请注意防寒保暖和交通安全。

(来源:北京晨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