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商只是将问题扩大,而非问题本身。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社会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出了问题。特别是在就业领域,更是变本加厉地提升了唯相貌观的杀伤力。
如果你还认为,整形美容是祛皱、拉皮、除眼袋,或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那么你已经out了。最新的事实是:“拼颜值,赢未来”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整容大军,一些中学生也卷入其中。特别是招聘季,一些毕业生还准备通过微整形“投资颜值”,以提升竞争力。
平心而论,喜欢漂亮与美丽是每一个人的天性,除非个人口味太过于独特,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俊男美女。容貌作为人的外观,能带给许多“长得好”的人自豪与荣耀,同时也会让另一些“长得不好”的人感到苦恼。无论是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环境,甚至传播媒介,长得好的人天然具备的优势以及获得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长相作为一种“形象资本”,是一种客观事实。这也是许多感觉自己长相不完美的人疯狂想改变自己的动力。这也是整容商们巨大的商机所在,而他们借着这种蓬勃的商机,不断动用各种宣传手段,将这种思维,推波助澜,掀向登峰造极的状态,以制造整容的心理需求,并获取高额利润。而“整容需趁早”的观念,很大程度上是整容商精巧算计的产物——在越来越多的低龄整容者中,究竟有多少是因为自己确有小瑕玼需要调整修补,又有多少是整容商们满含心机的广告心理战的产物,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整容商只是将问题扩大,而非问题本身。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社会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出了问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爱美爱到残忍甚至变态,那美本身也就值得怀疑了。但问题就在于,从童年时代只有美丽的公主和帅气的王子才能获得幸福的童话,到成年后外表光鲜者总能占得先机的事实,早已把一种单一的美丽观固定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外表美丽与所得的幸福成正比”。曾经成为话题并一夜为天下人知的凤姐,就是因为追求了“与她长相不匹配的东西”,而引起巨大的争议和轰动的。
这种对相貌过分看重的心理,体现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就业领域,更是变本加厉地提升了唯相貌观的杀伤力。可能是我们曾经是人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度,空姐和一些所谓的窗口单位的用人标准,比选美更苛刻也更变态。而社会上的很多工作,也把对相貌的要求,堂而皇之地写在招聘启事上。招个小文员甚至保洁工,都必须公式化且毫无违和感地写上“五官端正”,这种赤裸裸的“相貌歧视”无处不在,而参与就业的人们,除了要对自己可以控制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态度负责之外,还要对自己无法控制的相貌负责。2003年,天津女孩张静因容貌丑陋竟遭受长达10年的就业歧视而求诸媒体和法律。但现在的状况,又比当年好了多少?
整容低龄化,是我们社会唯相貌取人的价值取向的结果。这种价值取向,就在每一条写着“形象好,气质佳”的招聘广告上,在“不漂亮就不配获得幸福”的价值催眠中,在这些本来有问题的价值观却熟视无睹的舆论与传播中。这些如果没有改变,那么,健康的多元的审美观和理性有序的整容理念,就无从谈起。说“杜绝低龄整容从破除就业须‘五官端正’开始”,绝不是耸人听闻。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