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我财经》专题
媒体报道,楼市低迷重挫中西部市县财政,多地税收呈负增长。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杨晨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土地购置面积下降33.8%,同时土地成交价格只下降了27.5%,说明土地成交的价格仍然在上涨。这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过度的依赖土地财政收入,一旦房地产市场低迷了,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仅仅增长了5%,相对于以往20%以上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这个时候应该痛定思痛了。”
杨晨指出,传统上来讲,整个地方财政收入比国民经济增速高1-2个点相对是比较正常的。地方政府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怎么去鼓励制造业、服务业,怎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这也是我们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不能过度的依赖土地财政,杀鸡取卵。这次土地财政收入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契机,认真的思考一下。(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2015年房地产业首次出现四个典型指标同时负增长,二三线城市楼市低迷状况仍在延续。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楼市低迷给我国中西部多个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的地方财政带来沉重打击。受房地产税收显著下降拖累,多地税收出现负增长态势,不少地方的土地出让收入甚至不足往年一成,严重影响地方财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9月,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2.6%,房屋竣工面积下降9.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下降33.8%,土地成交价款下降27.5%。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作为房地产市场前端的四个典型指标同时出现负增长,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便是楼市高企的库存。
【点评】杨晨
【追问】从财政部网站获悉,10月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至36.1%,为2012年7月以来最快增速,显示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财政部表示,受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以及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因素影响,后两个月财政收入增长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对此您怎么看?
相关文章:
[我财经]崔书文:户籍改革有助楼市 1亿人落户可去库存
[我财经]崔书文:3%的红线已过时 适度增加赤字有必要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