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称,安徽黄山市国税局等政府部门已成为太平猴魁的主要消费群体——黄山国税局今年1到7月共花费61.99万元购置茶叶。12日上午,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出更正声明,称“相关数据存在重大失误”。(11月12日《法制晚报》)
“国税局花60多万元购置茶叶”,显然这是一条有价值的举报——究竟是有人从中吃回扣,还是真买了这么多昂贵的茶叶给职工发福利?在谜底还没有来得及揭开的时候,涉事茶企却称“数据存在重大失误”,这相当于公开否认了举报内容。不过,这种“自证清白”的说辞,更像是另一种“临时工”,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这篇网络上的举报文章,数据来源于《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即该公司为申请挂牌新三板而披露的信息。应该说,这一数据的真实性是有保障的。相关券商也在转让声明中称,他们确认不存在虚假记载、发布误导性信息或遗漏重大信息的行为,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然而,在巨额公款购茶的秘密被举报、曝光之后,该茶企改口称该事件系“我公司工作人员疏忽,将零散客户购茶款误录入该局名下”。这种辩解,恐怕目前尚难让人信服。该公开转让说明书还披露,2013年和2014年购茶客户中就有政府部门和安徽省属企业的名字。其中,2014年皖北煤电集团消费了61.02万元。
这些年来,公款天价采购的例子很多,出现“茶叶腐败”并不会让人意外。即使茶企否认“国税局60多万元买茶叶”,但安徽省属企业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天价买茶叶,同样说明了问题。
人们自然会想到,涉事茶企之所以自称“数据失误”,或是为了保护主要客户——黄山国税局。一旦该国税局被纪委调查,不仅相关负责人会受到处理,该局以后也不敢再来买茶叶了,其他涉公客户——政府部门和国企恐怕也会望风而逃,以后将很难靠公款采购生存——辩解也是为了自己利益。
笔者以为,不管“数据失误”是否属实,当地纪委都应该及时介入调查,既要查清楚有没有“国税局60多万元买茶叶”这回事,有没有回扣腐败、福利腐败,也要查清其他政府部门和地方国企购买茶叶过程中有没有腐败,公款所购的茶叶究竟用在何处?目前还不见当地纪委介入,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调查并公开真相。
国税局、国企等单位,平时免不了要接待客人,用茶水招待客人是基本的接待,公众也能接受。但问题是,一个单位1到7月花费61.99万元购买茶叶,这样的开支不太正常,难道说不是喝茶而是吃茶叶?显然,真要查清问题并不难,只要调查该国税局发票,或许就能真相大白。(张海英)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