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家长联名施压八岁男孩被迫离校

2015年11月12日01:42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同学家长联名施压八岁男孩被迫离校

  据《大河报》报道小轩(化名),今年8岁,出生时因难产导致发育较晚,今年9月份开始入学,但是没有几天,他就不能再上学了。由于同学家长的

  联名反对,他现在只能在家。小轩的爸爸郭先生称已经做过康复训练,同时申请陪读,但是家长们还是反对。对此,校方称正在协调,至今没有结果。

  >>事件

  其他家长联名要求孩子离校

  小轩因出生时难产,导致其身体各项发育迟缓。小轩在7岁时被郭先生送入学校,几天后因小轩身体状况还未能恢复,并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小轩被带到北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康复训练。

  据郭先生介绍,今年夏天,北京医院的大夫说小轩已经能够与人正常交流,并且具备了学习的能力,于是就再次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他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今年9月初,根据学区划分,郭先生把小轩送入了濮阳市油田第三小学一年级,但在一个多月后的一天,郭先生被小轩同学的家长拦在了学校门前,家长们称小轩严重影响了自己孩子的学习,要求郭先生把孩子带走。

  “孩子刚上学时,我跟学校提出过要陪读,班主任老师比较反对也就放弃了。孩子上学后,我和妻子每天都会在学校门前守着。”郭先生告诉记者。

  令郭先生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学校领导将他叫到办公室称,小轩同学的家长向学校递交了联名信,信中说小轩严重影响了同班学生的学习,要求小轩离开班级。万般无奈下,郭先生将小轩领回了家。

  此后,郭先生便开始在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来回奔波,希望能够将小轩送进学校继续学习。

  10月26日,小轩在妈妈的陪同下终于回到了学校。可就在第四天,40多名同学家长又来到学校,提出不应让小轩在班内继续学习,理由是孩子好动,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郭先生不得不将小轩再次带回家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听自家孩子说,小轩上课不专心,好做小动作,说话不着调,有时候还会做出怪异的表情。总之,他们不希望自家孩子与其共同学习。

  >>探访

  孩子说“我没有打骂同学啊”

  11月10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小轩。聊天时,小轩和正常孩子没啥不一样。

  记者问:“想不想上学去?”小轩答:“想,我最喜欢音乐课。平时也跟小朋友一块儿玩,我没有打骂同学啊。”

  在跟记者交流过程中,小轩双眼透露着无奈和无辜,渴望上学的眼神在他羞怯双眸中闪过。

  副校长称几十人围校门施压

  10日下午,记者跟随郭先生来到濮阳市油田第三小学。彭副校长向郭先生表示,校长正在外出学习,最后处理结果需等到校长回来之后。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小轩所在班级的家长曾经集体到学校抗议小轩在此上学。据介绍,先是5名家长,后来几十人围着校门,还扯了横幅。后来经过协商,以扰乱教学秩序为由才将家长疏散走。

  对此,郭先生表示,小轩确实有些爱动,但是自己不想因此让儿子耽误学业,同时也想让孩子在集体的感染和影响中慢慢适应,进而在正常的秩序中学习和懂得规矩的重要性。

  小轩的班主任因为身体原因正在住院治疗,记者未能见到。不过,据彭副校长介绍,当时班主任也表示小轩在课堂上多动,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说法

  其他家长和学校已构成侵权

  小轩母亲说,小轩单独吃饭、上厕所等都能自理,她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入学。对此,市民袁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孩子可以生活自理,仅仅是反应迟缓,不应将孩子阻挡在门外。

  濮阳市教育工作者王先生表示,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学习,这是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对学校来说,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要对每一个孩子敞开大门,要平等地保护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从事法律工作多年的李先生认为,教育机构不能因噎废食,单纯拒绝孩子入校,其他家长和学校已经构成侵权,如果孩子的家长起诉,他可以义务代理,给孩子一个应有的说法。同时,李先生建议,孩子的症状如果不严重,可以通过引导和干预来减轻。最重要的是,对这样的孩子大家一定要多些爱心和鼓励。

(来源:京华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