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王硕)9日起,京城再次陷入雾霾。昨天,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空气污染过程情况。市环保监测中心预测,从现在起一直到15日,北京将持续遭遇中度到重度污染。16日随着一股较强冷空气进行,空气质量将转好。据了解,10月以来,北京已发生3次空气重污染过程,重污染天数达到6天。
空气好转要待下周一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此次污染过程是由于北京及华北部分区域受静稳天气影响,湿度大,风速低,污染扩散条件差,加上进入冬季供暖季燃煤污染的叠加作用造成。
根据预报,今明两天,北京将持续中度到重度污染;13日(周五)受一股偏东风明显增大及可能的降水影响,空气污染状况有一定改善,预计处于中度污染水平;14日至15日,北京还会遭遇高湿度、强逆温天气,扩散条件较差,预计维持重度污染。下周一(16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北京,空气质量转好。
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
张大伟说,根据近几年的情况分析,北京在冬季供暖季、气候变化交替期,容易引发持续多日的空气污染过程,去年的2月、11月就连续发生了7天、4天的重污染过程。
“近期天气状况与去年2月、11月的情况相同,但实际监测结果为轻到中度污染,没有达到五级重污染。”张大伟说,这与北京及周边治污减排力度有关。他说,通过近几年持续努力,即使遇到同样的不利的气象条件,空气质量也不会像之前那么差,污染等级也明显降低一个等级。
数据显示,从近三年来看,2013年、2014年以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空气重污染天数为58天、45天;2015年来,发生空气重污染21天,比2014年同期减少17天,重污染天数下降明显。
这说明北京及周边坚持不懈、大力开展治污减排,有效减少和缓解了空气重污染发生的几率和强度。
加密空气质量预测频次
北京市环保局应急管理处处长王斌介绍,针对此次污染过程,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增加了空气质量预测与预报的频次,与气象部门加强会商,科学严谨地进行预测预报,并不断更新监测数据,便于公众及时知晓。
王斌表示,北京将严格执行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严格依规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他表示,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已通知成员单位,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做好空气重污染预警的应对。
>>释疑
能见度与PM2.5并非对应关系
这几天北京一直阴沉沉,能见度低,有些地方早晨能见度甚至不足500米。但是市环保局公布的监测数据却显示空气质量整体处于轻度到中度污染,与公众感官明显不符,这是为什么?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北京的确经常出现低能见度灰霾伴随高浓度PM2.5的情况。但是从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的角度来看,能见度和PM2.5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对应关系,因为能见度还受到湿度等一系列气象因素的影响。据了解,此次影响北京的暖湿空气势力相对较强,偏南风水汽输送使低层湿度持续较大,导致能见度低,但PM2.5实际浓度并没有感官感受的那样严重,因此了解空气质量最好的办法还是关注环保部门发布的污染物浓度信息。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