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丽中国 生态科考”贵州行

2015年11月10日13: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聚焦“美丽中国 生态科考”贵州行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0日讯(记者李文媛)一项跨越多学科和领域的生态科考活动将于本月下旬在贵州展开,首站探秘“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到各界高度关注。

  旨在探索生态复杂巨系统对人类福祉影响的 “美丽中国 生态科考” 系列公益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工商联共同主办。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地球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巨大贡献。这项生态科考活动计划用5年时间,首先对长江、珠江中上游省区贵州省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第一站选择了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黔东北的石阡县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15200公顷总面积,已经探明的各类生物近3000种。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廊道”,对于保护现有濒危生物种群,促进大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自然保护区是地球生物的最后天堂,是人类守护地球家园的最后屏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宋慧刚总工程师表示,“美丽中国生态科考”活动主要目的是落实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发展,使我国所有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更加和谐,发挥更大生态效应,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一是通过科考完善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数据,促进保护区建设;二是希望通过跨界合作、传播,将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生态产品、旅游资源推介给外界,促进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百姓收入,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生态和环境保护中来。

  林业是世界生态的主体,日前在京举行的发布会上,贵州省林业厅黎平副厅长对全省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的创新实践与跨界科考做了全面诠释。她表示,贵州省作为中国的后花园,近年来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全省划定了九条生态红线,对守住生态底线,建设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科考队即将进入的佛顶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0万以上。

  秉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石阡县委县政府多年来一直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放在首位,全县没有引入一家污染企业。石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再高向嘉宾介绍了石阡厚重的历史人文和独特的“山、水、茶、游”资源。同时,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聚居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珍爱山林、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法则,对佛顶山保持完整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令人赞叹。

  据“探秘佛顶山科考活动”专家冉景丞介绍,该次活动设计了3条为期7天的考察行程,除“专业科考线”外,还有“生态民族文化线”和“探秘寻宝线”。与以往不同,“美丽中国生态科考”首次以“跨界科考+”模式,聚集多元领域优质资源,共同参与到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发展和建设中来。

  科考活动后,主办方还将在石阡举办题为《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商界代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模式带入当地。

  活动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林业大学MBA教育中心支持。

(来源:中国经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