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数千枚竹简和木牍

2015年11月09日16:04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数千枚竹简和木牍

  新华网南昌11月9日电(记者沈洋 程迪)记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考古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重大发现,通过解读这些竹简和木牍,将丰富人们对西汉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认知。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告诉记者,这批竹简和木牍是在海昏侯主墓的西藏閤中清理出土的,总数近3000枚。

  “在任何地方出土数量如此多的简牍,都是简牍史上的重大发现。”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说,此前发现的汉代简牍出土的环境差异较大,在墓葬中出土的简牍往往内容更完整,在高等级墓里发现简牍则更有价值。

  信立祥说,目前大致可以判定,此次出土的木牍的内容应是海昏侯及其夫人分别写给皇帝和皇太后奏折的副本。而根据以前高等级墓葬中出土文书的情况来看,这些竹简有可能包含了多种古代文献,如医术、农书等等。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告诉记者,针对竹简和木牍已专门成立了两个课题组,一个是科学保护课题组,由知名的漆木器保护专家吴顺清任组长,对这些竹简分别进行保护、编号、红外扫描摄影以及彩超摄影等;二是文献释读组,由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对简牍进行释读,对全部简牍内容开展深入研究。目前科学保护组的工作已正式开展。

  考古专家认为,解读这些竹简和木牍,不仅有助于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还将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这些尘封了2000多年的古代文献重见天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将丰富人们对西汉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认知。”

  “墓室里还发现许多漆箱子,每个箱子外面都挂了一个小牌,即遣策,遣策上面描述了箱子里装的物件。”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说,主墓室每个功能分区均发现有属遣策一类的带有文字的木牍,已经出土了几十块。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