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怒江大峡谷中的知子罗:尘封记忆的旧城期待新生
中新社云南怒江11月9日电 题:怒江大峡谷中的知子罗:尘封记忆的旧城期待新生
中新社记者 王林 胡远航
知子罗,怒江大峡谷中一座曾经废弃的县城。中新社记者近日造访了这里。在触摸尘封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昔日记忆同时,也感受到如今它在“修旧如旧、以旧换新”中彰显出的勃勃生机。
时近中午,高悬在怒江江面以上1000余米、半山坡地的知子罗依然浓雾弥漫,寒风凛冽。
历史上,位于碧罗雪山西麓的知子罗一直是怒江通往内地的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成为怒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府都设在这里,人马云集,繁盛之状一时无两。
但是,随着怒江江边公路的开通,知子罗的命运急转直下。1974年,怒江州府下迁到六库。1986年,碧江被撤销县制,县城被拆除一半,成为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9个怒族村庄之一。如今的知子罗村,长住居民不到1000人,且绝大多数是当地的山民。
走入迷雾中,街道鸦雀无声,鲜见行人。昔日工人俱乐部的五个大字牌匾还在,墙上毛主席语录的红色油漆尚未完全剥落,卫生所的窗台上晒着包谷和红辣椒,却不见房主们的身影。
在曾经的图书馆八角楼前,有几个背着书包的小男生在玩耍;毛主席头像下,一位怒族老人靠着墙壁烤火;再往里走,曾经的机关大道,只有家禽闲庭信步,偶有背沙土的青年对我们呵呵一笑……
曾经的弃城,如今变成怀旧之城。众多的都市人,开始不辞辛苦来知子罗寻找逝去的童年记忆。
在昆明驴友骆中华看来,知子罗,有着比贾樟柯电影作品所反映的更充分的小县城情状。更为神奇壮丽的是,知子罗的四围有终年积雪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的山峰,有直线距离不超过一二十公里的怒江和和澜沧江两条大江。垂直高差超过四千多米的大峡谷植物立体分布,花枝四时不断。
八年前,一名本土傈僳族女士出资拍摄电影《知子罗》上映,一时吸引了众多访客。从此,怒江峡谷有座“记忆之城”的名声鹊起。事实上,当地政府非常希望将这里唤醒并打造为怒江大峡谷里最具特色的旅游小镇,不久前,他们特别邀请了一批网络“大V”前来,意欲让更多的人知道知子罗。
坚守和游历过知子罗的人们相信,它的好时光也许就要到来了。在不久的将来,它有望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小镇。
“这几年,来知子罗的人越来越多。去年,我们家就接待两千多个客人。”51岁的知子罗旧城客栈老板阿波说。接下来,他还打算把客栈再好好翻新,迎接更多游客的到来。
阿波客栈垂直向上一百多米的山顶上,是著名的老姆登生态茶园。在怒族老人陆金的茶厂内,陆金和妻子正在包装新开发的有机红茶,几天后这些茶叶就可以送抵上海茶商的店中。茶厂门口,福贡县省定民族完小美术老师和继林正与妻子蜂金穗在粉白的墙壁上创作反映怒族人生产生活的壁画。
黄昏时分,二十多位来自怒江州首府六库镇的游客来到陆金的茶庄。他们将在这里过夜。一行人对和继林夫妇的创作大加赞赏。其中有人说他的壁画有毕加索的风格。和继林说:“有不少游客称我是怒江大峡谷里的毕加索。”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