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呼吁完善慈善法草案 勿让慈善成为烟草营销的地盘

2015年11月07日06:0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业界呼吁完善慈善法草案 勿让慈善成为烟草营销的地盘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王健 倪元锦)中国医卫及法律界专家近日在京表示,正在向社会征求公众意见的《慈善法(草案)》禁止宣传烟草制品,释放了利于国家控烟进程的积极意义,同时指出,需考虑中国已缔约的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该草案,禁止所有烟草慈善捐赠,警惕慈善成为烟草营销的地盘。

  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于秀艳表示,草案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宣传烟草制品及其生产者、销售者等法律法规禁止宣传的事项”的条款释放了控烟积极意义,但是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草案并没有指出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草案本身仍存在起到“宣传”作用的条款,烟草企业仍可以通过媒体公开认捐、捐赠人冠名权、获得政府表彰等形式,实现对烟草制品的宣传。

  控烟公益组织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说,《慈善法(草案)》应该明确规定“禁止所有烟草慈善捐赠”。她表示,有些烟草企业往往打着慈善的幌子变相宣传烟草产品,这会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恶劣影响。《慈善法(草案)》应该认识到烟草业的特殊性,把烟草业彻底排除在慈善之外。

  据统计,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7亿多非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烟草消费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达130万。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研究员杨杰指出,中国一些城市的地方控烟立法中,已有针对烟草捐赠的禁止性条款,慈善法需在全国范围内“严格禁止烟草业利用慈善捐赠行烟草营销之实”,否则便是给烟草业留下品牌营销、促销的空间,恐导致有关控烟措施难以落实。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后,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6年1月在中国生效,公约第13条规定,广泛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实施准则明确要求,对目的、效果或可能的效果,是导致直接或间接推销烟草制品或促进烟草使用的,这些行为需被禁止。慈善法应与之衔接,否则相当于给烟草企业通过向慈善捐赠留名、营销烟草的机会。”于秀艳说。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黄金荣认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成为中国法律制度的一部分,立法机关需通盘考虑国家法律制度的统一性,履行国际法义务,保护公共利益。

  专家建议,在禁止烟草慈善捐赠的同时,政府应该通过进一步提高烟草税的方式,将烟草业收入以税收的途径,反哺于公共事业。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