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维修资金被冒领暴露监管漏洞

2015年11月05日00:5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住宅维修资金被冒领暴露监管漏洞

  据报道,北京丰台区珠江峰景小区业主近日发现,今年5月,该小区有一笔430余万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被支出,用于消防系统大修。但物业公司称从未向房管部门申请,签字和盖章均系伪造。丰台区房管局称正收集材料,将视情况决定是否移交司法机关。无独有偶,丰台区优筑小区此前也被曝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560余万元被物业公司分三次支取,而700多户业主对此完全不知情,业主签名几乎都是伪造。

  网民表示,频频发生的维修资金被非法挪用或被冒领、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暴露了该专项资金在管理、使用、监管方面存在的诸多漏洞。网民建议,必须加强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完善责任追究和约束机制,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运行效率和增值收益率。

  专项维修资金成糊涂账

  据了解,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只能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

  在网民“谭浩俊”看来,住宅维修资金到底有多少,到底存放在哪里,由谁支配使用,能否向社会公开等等,所有的疑问显然都需要有关方面来回应,需要有关方面通过正当渠道作出解释和说明。毕竟,这些资金事关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不能因为管理不善、使用不当而让缴纳者利益受损。

  网民“老杜”也表达了自己的疑问,住宅维修资金是业主的钱,但自从它离开业主的钱包后,谁也不知道它去了哪里。网民“日出东方”则称,住宅维修基金怎么存?怎么使?到底有多少?谁监管?这些不能成为一个谜。

  公开透明是最好防腐剂

  网民“赵海波”表示,政府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监管,是专业性、实质性监管,有关方面绝不能只进行形式性审查,否则涉嫌玩忽职守。若直接参与分肥,更可能涉嫌犯罪,期待检察机关及时介入。住宅维修资金可以效仿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每年向业主邮寄或公布“账单”,便于业主掌握“公款”明细。

  网民“幕幕的画面”称,住宅维修资金是房子的“养老钱”和“治病钱”,必须尽快立法,完善责任追究和约束机制,同时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运行效率和增值收益率。

  网民“李春华”表示,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做到资金使用透明公开化。这点应该学习美国,小区管理要么招募志愿者参加,要么请专业服务人士管理。在维修使用前,相关人员会将方案和预算公示给所有业主,大家认可后才开始执行。就目前而言,希望政府能够多做督促工作,能成立物业公司、业委会、居委会互相监督互相管理的三足鼎立模式。此外,还要设立维修资金专项账户,重罚擅自挪用者。(记者 赵东东 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