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发射能力有望突破15发

2015年11月04日18: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发射能力有望突破15发

  中新网西昌11月4日电 (徐国兴 何玲)随着“中星2C”卫星顺利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新建成的三号工位成功执行了第2次航天发射任务。据介绍,新建成的三号工位满足长征三号甲系列所有型号火箭的发射要求,启用后将与二号工位交替执行发射任务,届时,发射场年发射能力有望突破15发,综合测发能力实现大幅跃升。

  三号工位始建于1978年,1984年开始执行航天发射任务,适应性改造重建前,主要承担CZ-3、CZ-2C、CZ-3A等3种型号火箭发射,先后圆满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一颗实用广播通信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等26次重大航天发射任务,被誉为“功勋塔”。

  为适应近年来以大推力火箭、高轨道卫星为主的市场需求,应对后续超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的挑战,形成以发射CZ-3B\C运载火箭任务为主体的新发射能力,三号工位适应性改造重建于2011年正式立项,2013年3月16日正式施工。工程建设历时两年对塔架进行原址改造重建,完成了塔架主体、导流槽、避雷塔及配套建筑设施的拆除、新建和安装,经建设、设计、监理、使用单位复核评定,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和国防检评标准,于2015年1月27日正式验收。

  新工位建成启用后,先后于2015年8月使用CZ-3B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实装合练任务,于2015年9月30日执行首次航天发射任务,用CZ-3B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20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新工位具备执行发射任务能力,正式投身2015年度高密度航天发射的竞技场。

  记者从发射场方面了解到,经过两次发射任务的磨合,新建成的三号工位与原有的二号工位已经实现任务安排的互换性,形成了完备成熟的交替发射程序和方案,平均18天就能完成一次火箭发射,使发射场综合测发能力实现新跃升。(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