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发“海事金枪鱼”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投产

2015年11月03日16: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上海研发“海事金枪鱼”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投产

  中新社上海11月3日电 (记者许婧)水下机器人已然成为海事搜救中的必要设备,在海难救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款由上海海事大学朱大奇教授科研团队牵头研发的“海事金枪鱼”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在3日开幕的第17届中国工博会现场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不少业界人士的关注。

  该自主式水下机器人长2.4米;舱体直径0.24米;重量80公斤;最大航速4节(2米/秒左右);最大工作深度是100米;在3节航速下,工作时间大于4小时,仅需采用一台标准的便携式电脑,即可下达操作指令,实现GPS导航下的水面自主航行以及惯性导航下的水下自主航行。

  水下机器人即无人遥控潜水器,在深不可测的海底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搜寻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时,就曾部署美国海军“蓝鳍金枪鱼-21”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下水展开搜寻行动。近年来,以“蛟龙号”为代表的中国水下机器人研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海事金枪鱼’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续航能力强、功能可拓展等优点,可应用于水下目标搜索、数据收集、安全监测、海底施工、水下设备维护与维修、学术研究等领域。”朱大奇介绍,作为一款多功能水下运动平台,和同类系统相比,“海事金枪鱼”具有通用化的电气接口,方便用户自行安装测试设备,最大负载能力为12kg,同时具备故障自诊断与应急自救系统,可靠性高。

  该款水下机器人不仅适用于大坝检测、江河湖泊的水质检测,也适用于作浅海海底区域的勘察和监测,还可与其他种类潜水器配合完成海洋调查和考察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海事金枪鱼”采用上海海事大学自主研发的舵翼、水下推进器、无线通信及安全自救系统,为客户提供了低成本的动力解决方案。

  目前,“海事金枪鱼”已完成所有的开发与测试工作,申请相关发明专利4项,并与江苏常熟海量声学有限公司合作生产。(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