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蔬菜大棚里看不到浇水的工人,而棚里的黄瓜、西红柿、茄子却长得旺盛。仔细一瞧,原来在它们每一排的黑色覆盖膜下都被“武装”上了数十个微喷头。这是近日记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的芦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的一个农业节水场景。
据了解,目前合作社园区共计安装了222栋的滴灌设备,28栋温室已安装喷淋设备。此外,合作社还以生态循环农业为理念,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建成3500立方沼气站。通过水产养殖软化水质,再将软化后的富含营养的水与农家肥、秸秆等进行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直接用于蔬菜的种植,实现肥料源头的有效控制,同时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零排放和零污染。
今年,北京市在蔬菜种植合作社和园区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覆膜灌溉等高效节水技术。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到,截至上半年,全市蔬菜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19.5万亩,覆盖率达到45%,共节水924万方。
本报记者芦晓春
(来源:农民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