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莫让暖心事寒了人心

2015年11月02日10:4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新华时评:莫让暖心事寒了人心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记者张建、郑昕)北方地区供暖陆续开始。吉林省长春市正式供暖已近一周时间。然而,长春市中心城区部分小区的暖气依旧冰凉。当地接到有关暖气不热的投诉很多,供热企业回应称存在热源不足和管道老化泄露等问题,正在抓紧抢修。

  每逢供暖季,北方一些地方就会出现延期供暖、供热质量差等闹心问题,常常导致群众不满。让暖心事暖人心,企业要按合同办事、依法提供服务,同时政府部门责任心也需“升温”。

  暖气不暖的情况,供热企业自应担责。细细梳理不难发现,每年供暖季,热源问题、管道问题、成本问题等等“客观原因”已成老生常谈。然而,供热属于重要的公共服务,纵然有千般理由,供热企业收取了采暖费,签订了供暖合同,就应当依法履行供暖责任,而不是一味寻找客观原因。

  市场化是供热改革的关键。不过,各地在推进供热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供热这项公共服务推给市场当“甩手掌柜”,更不能履职缺位,让供热企业公然损害百姓利益。

  为群众着想,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就应让责任心“升温”。相关主管部门对集中供暖的管网运转状况,应当心里有数,出现问题、投诉应尽快督促解决。尚未纳入集中供暖的住户,应用其他手段予以补贴,并加快技术改造进度。对超期服役、失水量大、热损耗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老旧供热管网,各地相关部门还应牵头制定“改造时间表”,加快更新换代步伐。

  在加强监管方面,有关部门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于那些视百姓冷暖于不顾的供热企业,应坚决清理整顿;出现供热不达标的,政府部门应监督企业退还供热费用,倒逼供热单位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通过一丝不苟的监管让暖气真正暖起来。

  供暖连着民心。冬季供暖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绝不能敷衍行事、草率应付。各地相关部门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做好这项工作,让群众在冬季“人暖心更暖”。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