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讯 (记者左颖)记者今天上午从文博会朝阳展团获悉,“十二五”时期,朝阳区获评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建设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朝阳区43个街乡文化中心全覆盖,为百姓提供“一刻钟文化服务圈”。每年举办3000余场大型文化活动,200余万人次受益。
据了解,目前,朝阳区已建成区级设施5个,街乡文化中心43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480余个。在城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通常只有“区——街乡——社区(村)”三级。在这三级文化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朝阳区有所创新:打破以行政体制设置公共文化设施的格局,在“区级”和“街乡级”文化设施之间,增加了地区级文化中心,由此形成了高效便捷的“3+1”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中的地区级文化中心打破了区划的限制,它不仅能辐射文化中心所在街乡,还能够惠及相邻街乡,其‘共享’式的交流功能,成为地方和谐发展的文化黏合剂。”朝阳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朝阳区已建成垡头地区文化中心、CBD创意图书馆等5个地区级文化中心。”
“十二五”期间,朝阳区获评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依靠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朝阳区街乡级文化中心和社区(村)级文化活动室设置率均达到100%,实现街乡全覆盖。据统计,朝阳区现有区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3个、地区级文化中心5个、街乡文化中心43个、社区(村)文化室480余个,益民书屋244家。此外,还有博物馆52家,文化广场194个,农村文化大院10家,农村数字电影固定影厅实现全覆盖,“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已基本形成。
高娃舞蹈团、秋之韵合唱团、朝华京剧社、步步高民乐团、健乐太极拳队……这些都是朝阳区百姓自发组建的基层文化队伍。在朝阳区,像这样得到政府扶持的文化队伍共有2797支,长期坚持参与活动的有6.5万余人。
为了进一步激发群众文化队伍的活力,朝阳区制定了《朝阳区群众文艺团队扶持奖励办法》,办法中规定:每年按照日常考评、展示比赛、街乡推荐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类文化队伍进行分级分类认定,政府每年安排400万资金奖励扶持各类团队。J170
(来源:北京晚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