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推进分级诊疗需公众适应基层首诊

2015年10月31日06:22  
 
原标题:卫计委:推进分级诊疗需公众适应基层首诊

  经济日报北京10月30日讯(记者 吴佳佳)在今天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介绍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情况。他表示,公众目前已养成有病就去大医院就诊的习惯,今后大家看病要适应基层首诊,只有充分理解分级诊疗制度设计的内涵和意义,才能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工作开展。

  毛群安说,公众现在到大医院看病时,都会感觉到看病的人多、比较拥挤、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分级诊疗制度就是为了缓解大家在看病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方便民众就医,保证医疗的质量和效率。

  毛群安表示,分级诊疗的基本原则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首先,基层首诊很重要,当公众有健康问题时,可以首先在就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初诊;其次是双向转诊,如果基层医疗机构认为需要到上一级医院去诊治,就可以把患者转到上级医院,同时大医院可将经过手术之后病情平稳进入康复期的患者下转到基层医院,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个层面急慢分治主要针对急性病和慢性病,对于一些急性病患者要及时安排到大医院、综合医院救治。对于慢性病,不仅需要到大医院诊治,同时还需要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长期护理;最后是上下联动,要求在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形成大中小医院间顺畅的病人转诊流程,同时在技术上大医院要支持中小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功能互补,发挥各自优势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医疗服务。

  毛群安说,为了推动这一制度,卫计委已在全国多地开展了试点工作,也摸索了一些经验。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指导意见的要求,分级诊疗制度未来两年将逐步完善、初见成效,五年后实现全面提升、成熟定型。

  毛群安表示,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医保政策衔接的问题,应当通过经济杠杆、柔性措施,引导患者自觉自愿到基层就医,让群众切身体会到分级诊疗带来的便捷和益处。目前,各地都在试点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按照国务院分级诊疗制度的顶层设计,有信心通过多部门协调,最终形成一个共同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格局。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