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航运业低迷的影响,港口企业经营状况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些区域内地理位置接近、货种重叠的港口竞争非常激烈,港口企业的兼并重组预期也不断升温。据同花顺最新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港口水运类行业并购重组交易标的的总价值已达到181.17亿元。
锦州港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因第一大股东大连港集团筹划涉及上市公司股权变动的重大事项停牌。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东北地区的几大港口,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货种重叠而产生激烈竞争,因此重组预期强烈。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导致港口需求端下滑,而供给端仍按照原有的庞大产能规划进行扩张,若不进行改革整合,未来前景不容乐观。一旦完成整合,岸线资源将得到合理分配,港区之间恶性竞争逐渐消除,过剩产能进一步消化,港口经营效益下滑将得到缓解。
港口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的确有其行业发展的内因。“从整体来看,当前港口行业整体经营状况并不乐观。”长江证券研究部分析师韩轶超认为,“从今年中报来看,港口主要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较去年下降幅度较大。相关公司除现金流以外的各项指标均呈现负增长态势,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61%,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84%和7.16%,也印证了行业盈利的周期性以及刚性成本难以改善的两大特点。从盈利情况来看,受收入增速拖累,港口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表现差强人意,但刚性成本仍难以压缩”。
上月底,业内瞩目已久的宁波港与舟山港合并尘埃落定。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9月29日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变更的公告》称,宁波港已完成和舟山港的合并事项,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也已完成,公司名称变更为“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股东及股东持股比例由原来的宁波市国资委100%持股变更为由宁波市国资委和舟山市国资委分别持股94.47%和5.53%。上述变更完成后,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5.46%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负责人也公开表示,“两港合并后,将发挥积极的协同效应”。
宁波港与舟山港的成功合并为行业内其他公司也起到示范作用。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有利于行业资源的市场化整合。随着目前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港口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整合的进程也在加速。今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港口资源整合及功能调整做出了部署。强调优化港口功能和布局,整合港口资源,打造现代化港口集群等。对包括渤海湾、北部湾、海峡西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作出指导。一些地方也出台相关政策,如安徽省人民政府于近日出台《关于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其中特别强调了“推动芜湖港、马鞍山港、合肥港等一体化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港口企业以区域为核心进行整合将成为趋势,业内已经呼吁多年的港口整合在诸多因素的助力下,正在迎来重大突破。(经济日报记者 曹力水)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