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调查显示,与去年相比,尽管两国受访者间的好感度仍然处于低位,但中日受访者对两国关系的总体看法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为两国关系的企稳回升奠定了民意基础。
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要”(包括“比较重要”,下同)的人数比例由去年的65%上升至70.1%,这是五年来中国受访者对中日关系重要性认可度的首次回升。日本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的占74.4%。
对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国受访者认为关系会“变差”的人数比例从去年的49.8%减少至41.1%。日本受访者认为会“变差”的人数比例从去年的36.8%减少至24.7%,认为“变好”的人数则从去年的8.0%增加至12.7%。
76.9%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民间交流对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重要”,较去年的63.4%大幅提高了13个百分点。67.1%的日本受访者也认为民间交流对改善和发展日中关系“重要”。
中国受访者对日本“印象很好”和“印象相对较好”的比率较去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日本受访者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比例较去年的93%略有改善,比例为88.8%。
中国受访者中,表示“想去”日本的比例从去年的22.5%增加至35.7%。日本受访者中,“想去”中国的人数比例从去年的29.6%增加至32.9%。两国受访者对加强“旅游”合作的比例与去年相比都有大幅上升。
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对中日地区合作表示“支持”。同时,“和平”与“合作发展”是两国受访者共同重视的地区合作价值观,59.6%的中国受访者和72%的日本受访者认为“和平”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其次是“合作发展”。
在改善中日关系措施、合作的具体领域方面,中日两国受访者差异较大。对于如何改善中日关系,中国受访者首选“加强经济关系”,占到31.8%,其次是“促进民间对话和文化交流”,占到22.4%。日本受访者首选措施则是“加强政治和安保关系”,占到32.6%。
关于“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两国受访者最担忧“领土争端”,中国受访者为66.4%,日本受访者为56%,去年在日本受访者中位列第二位的“历史问题”,今年被“中日政府缺乏政治互信”代替。
中日关系同步舆论调查作为北京—东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首次实施以来,已成为反映中日两国民意、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将于10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中日两国社会各界的500多位嘉宾和代表,将共同商讨中日政治、外交、经贸、安全、文化、环保、旅游等重要议题,为推动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凝聚共识。在民意调查中,两国受访者均认为民间交流对改善中日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为即将召开的本届论坛提供了强大的民意支持。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李曾骙)
(来源:光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