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庄的美,不仅在于它的环境之美、宜居之美,更在于它的乡风文明之美、7个民族其乐融融的共生共荣之美。”郑家庄所隶属的三营镇党委副书记杨翱这样评价郑家庄。
在他看来,郑家庄村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除了7个民族长期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根本内因外,还在于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村庄发展的基层管理制度,能够激励村民不断增进团结、促进发展。在郑家庄,每位村民都有非常强的集体观念,对村庄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人人以村为家。
“民族要团结,政策很关键。”杨翱说,当地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生态和谐幸福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扎实开展了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的学习宣传,广泛凝聚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思想共识。同时,引导郑家庄结合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走出了“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经济发展路子。此外,还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方面的帮扶项目,夯实了郑家庄的发展基础。
“除了辈辈相传的‘包容’精神,郑家庄取得今天的骄人成绩还因为有一个坚强、团结、能干事的党支部。”杨翱说,党支部班子有担当、公道正派、公信力强,带着群众实干苦干。同时,村党支部“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组建了多民族议事小组,实行多民族共同当家管理村庄,保证各民族地位平等;还经常开展多民族联谊活动,让各民族在活动过程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最终形成 “七个民族一家亲”的意识和行动自觉。
“村子要发展,产业是支撑。”杨翱认为,未来,郑家庄应在巩固中草药材营销这一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不断增加村民的收入。目前,在上级的支持下,郑家庄正加紧实施民族文化展示厅、民族文化产品展销厅、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郑家庄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传承和保护郑家庄团结和谐的村风民风,郑家庄人重任在肩。”杨翱说,一方面村民要牢固树立“团结和谐是郑家庄发展之基”的意识,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和村庄管理制度,用“法治”架构起一个可持续的传承和保护平台。
“如今,郑家庄是洱海源头的幸福之村、美丽之村、团结之村、民主之村和法治之村。未来,希望郑家庄水更清、天更蓝、村更美、村民更加幸福和谐。”杨翱说。(记者 尹瑞峰)
(来源:云南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