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0月22日电(记者马晓媛)金秋十月,山西朔州北部的黄花梁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金黄与翠绿交错的林海,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隶属于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简称山西省杨树局)的金沙滩林场就坐落于此。
“曾几何时,黄花梁可谓风沙遮日,寸草不生。”金沙滩林场场长郝文贵告诉记者。“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满黄沙。”这首传唱至今的民谣就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60年代起,经过几代务林人的艰苦努力,黄花梁上营造了绵延108公里、总面积20多万亩的小叶杨防护林。“当时条件差,只有本土树种小叶杨能成活,成本也低。”郝文贵介绍说。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小叶杨生长缓慢、树势衰退的现象逐年凸显,林地功能越来越弱,防护效益越来越差,严重威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如何改造这些“小老树”成为一道紧迫的难题。
如今已是山西省杨树局总工程师的周玉泉毕业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记得,毕业分配到金沙滩林场之后,他就参加了速生丰产林的建设。“当时更换了杨树品种,种上了群众杨、合作杨和小黑杨。”
仅有杨树的林分结构过于单一,林场又逐步引进了樟子松和油松,采用带状、块状更新方式,营造针阔混交林。2000年后,通过一系列国家工程的实施,林场对保留带小叶杨进行林冠下改造更新,阔中插针,乔中栽灌,形成了多树种混交的复层林结构。
“金沙滩林场的探索是整个杨树局的缩影。”山西省杨树局常务副局长温根介绍说,作为山西省九大直属林局之一,杨树局的经营范围位于山西最北部,地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地段,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的重点区域。 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该局建起了一处处具有稳定生态功能的“塞上绿洲”,为晋北地区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家住朔州右玉的王先明已年近七旬。每到秋季,他都要爬一爬城南的小南山。“这几十年变化太大了。以前是穷山恶水,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现在是蓝天碧水,环境好了,人们生活质量也高了,还经常有外省的游客开车过来玩。”他说。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